
【经】 historical-cost statements
在会计实务中,"按实际成本计算的报表"指采用实际成本法(Actual Cost Method)编制的财务报表,其英文对应表述为"Financial Statements Prepared at Actual Cost"。该方法以经济业务实际发生的成本为基础进行资产计价和损益核算,核心原则体现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章会计计量,强调"历史成本"作为主要计量属性。
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AS 2第9条规定,该方法要求存货成本包含采购价、加工成本及其他使存货达到现时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支出。典型应用场景包括:
牛津会计词典指出,该方法的优势在于确保数据客观可验证,但可能降低财务信息时效性。企业在选择时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5条规定,保持会计政策的一致性。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强调,实际成本计量需配合充分披露原则,才能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按实际成本计算的报表是指以实际发生的成本数据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或管理会计文件,主要用于反映企业特定时期内真实的成本支出、资产价值及经营成果。以下是详细解释:
数据真实性
该报表严格依据实际采购、生产或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进行记录,与标准成本法或平均成本法不同,避免了估算偏差。例如,库存价值按实际采购成本核算,而非预设标准值。
动态反映成本变动
能直接体现市场价格波动、生产效率变化等实际因素对成本的影响,例如原材料涨价时,报表中的直接材料成本会同步上升。
库存价值准确性
期末库存按实际采购或生产成本计价,使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价值更贴近市场现实。
利润计算更精确
实际成本直接影响利润表。例如,若实际成本低于预期标准,利润会高于预估;反之则利润缩水。
合规性要求
部分行业(如制造业)或会计准则(如历史成本原则)强制要求采用实际成本计价,以确保财务报告的合规性。
内部决策支持
通过实际成本数据,管理层可分析成本结构(如直接材料、人工占比),优化资源配置或调整生产策略。
成本控制与考核
对比实际成本与预算/计划成本,识别差异原因(如原材料浪费或效率低下),推动成本改进措施。
外部财务透明度
向投资者、监管机构提供真实成本信息,增强报表可信度,满足审计和披露要求。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编制方法或案例,可参考正保会计网校的成本报表解析(来源:、2、3、5)。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