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postmortem fingerprinting
【医】 post mortem
dactylogram; fingerprint; prints
【医】 dactylogram; fingerprint
press down; restrain
print; seal; impress; imprint; marking; stamp
【法】 imprint; photocopy; print
在法医学领域,"死后指纹捺印"(postmortem fingerprinting)指通过特定技术手段采集死者指纹用于身份鉴定的过程。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刑事案件调查、无名尸源确认及灾难事件受害者身份识别等场景。
根据美国国家司法研究所《法医证据处理标准》,死后指纹采集需遵循特殊操作流程:首先需对僵硬或脱水的手指进行组织复形处理,通常使用甘油注射液恢复皮肤弹性;其次采用硅胶铸模法或数字扫描仪获取三维指纹特征;最后需进行图像增强处理以提高纹线辨识度。
国际刑警组织《灾难受害者识别指南》指出,尸体腐败程度直接影响捺印效果。对于高度腐败尸体,建议采用皮下组织指纹提取技术,通过解剖末节指骨获取真皮层纹路。该方法在2018年印度尼西亚海啸灾难中成功识别了83%的严重腐败尸体。
英国《法医学杂志》2020年刊载的研究显示,新型化学显现法(如纳米金粒子标记技术)可将死后72小时内的指纹采集成功率提升至92%。但该方法对操作环境温度(建议18-22℃)和尸体保存状态有严格要求。
“死后指纹捺印”是法医学中的专业术语,指在尸体上采集指纹的过程,主要用于身份确认、刑事案件侦破等法律或司法场景。以下是详细解释:
指纹具有高度特异性,是身份识别最可靠的生物特征之一。死后指纹捺印不仅关乎司法公正,也是对死者及家属负责的体现。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操作规范或案例,可参考法医学专业文献或司法鉴定指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