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silver tetraiodomercurate(II)
四碘合汞酸银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其英文名称为Silver tetraiodomercurate(II) 或Silver mercury(II) iodide。在汉英词典中,它通常被解释为一种由银离子(Ag⁺)与四碘合汞(II)酸根离子([HgI₄]²⁻)结合形成的复盐。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其化学式为Ag₂[HgI₄],表示化合物由两个银离子(Ag⁺)和一个四碘合汞(II)配离子([HgI₄]²⁻)构成。
“四碘合汞酸银”遵循配位化合物的命名原则:
根据IUPAC命名法,称为Silver tetraiodomercurate(II),其中:
详细描述了四碘合汞酸盐的合成与晶体结构(第12卷,汞分册)[来源:科学出版社官网]。
规范配位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包括 [HgI₄]²⁻ 的命名[来源:IUPAC官网]。
收录词条“四碘合汞酸银”,解释其基本性质与应用[来源:化学工业出版社官网]。
其晶体结构可简写为:
$$ ce{Ag2[HgI4]} $$
表示两个银离子与一个四碘合汞(II)酸根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
以上内容综合了配位化学的基本原理与权威文献定义,确保术语解释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四碘合汞酸银(化学式:Ag₂[HgI₄])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热致变色性质。以下从结构、性质、制备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化学组成
该化合物由银(Ag⁺)、汞(Hg²⁺)和碘(I⁻)组成,属于配位化合物。其结构可视为汞与四个碘离子形成[HgI₄]²⁻配位离子,再与两个银离子结合。
命名依据
“四碘合汞酸银”中的“四碘合汞”指汞与四个碘形成的配位阴离子,“酸银”表示银是该盐的阳离子部分。英文名为 silver tetraiodomercurate(II)。
晶体变体与热致变色性
溶解性
不溶于水及稀酸,但可溶于碱金属卤化物(如KCl)或氰化物溶液。
常规合成路线
通过硝酸银溶液与四碘合汞酸钾溶液反应制得。
另一种方法使用碘化银和硝酸汞直接反应,效果相同。
实验室优化法
以硝酸汞、碘化钾和硝酸银为原料,通过液相法在室温下合成,并通过XRD和红外光谱验证产物结构。
热敏材料
利用其温度变色特性(40~50℃区间),常用于制作温度指示标签或测温元件。
分析试剂
在化学分析中作为特定反应的检测试剂,可能涉及碘离子或金属离子的识别。
四碘合汞酸银因其显著的热致变色效应,在工业和科研中具有实用价值。其颜色变化的可逆性及明确温度阈值,使其成为环境温度监测的理想材料之一。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