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Paragonimus westermani var szechuanensis
四川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szechuanensis)是一种主要分布于中国四川及周边地区的吸虫类寄生虫,属于并殖吸虫科。其命名结合了地理分布与发现者信息:"四川"指其主要流行区域,"卫氏"是为纪念我国寄生虫学家卫聚贤(或卫礼贤,存在学术争议)对该类寄生虫研究的贡献,"并殖吸虫"则指其成虫通常成对寄生于宿主肺部。该虫是引起"四川肺吸虫病"(又称四川型并殖吸虫病)的病原体。
生物学特征
成虫呈椭圆形,体长8-16mm,宽4-8mm,体表覆有单生皮棘。虫卵呈金黄色,椭圆形,大小约80×50μm,卵盖明显。生活史需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如拟钉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溪蟹或蝲蛄,终宿主包括人类、犬科及猫科动物等。
致病性与临床表现
幼虫在人体内移行可导致皮下包块、胸腔积液等,成虫寄生于肺组织引发咳嗽、咯铁锈色痰(因虫卵破坏肺血管)及胸痛。部分虫体可异位移行至脑、腹腔等器官,引发癫痫、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流行病学特点
流行于四川、重庆、云南等长江上游地区,与居民生食或半生食溪蟹(如"醉蟹")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山区及丘陵地带溪流中的蟹类感染率可达20%-50%,人群感染率约1%-5%,属我国重要的地方性寄生虫病。
中文术语 | 英文术语 | 说明 |
---|---|---|
四川卫氏并殖吸虫 | Paragonimus szechuanensis | 学名(拉丁文命名) |
并殖吸虫病 | Paragonimiasis | 疾病统称 |
四川肺吸虫病 | Sichuan lung fluke disease | 疾病地域性亚型 |
中间宿主 | Intermediate host | 螺类/甲壳类宿主 |
终宿主 | Definitive host | 哺乳动物宿主(含人类) |
注:因部分原始文献链接受数据库权限限制,建议通过学术平台(如CNKI、PubMed)搜索标题获取全文。
四川卫氏并殖吸虫是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的一个地理亚种,学名为Paragonimus westermanl szechuanensis。以下为详细解析: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分子特征或具体流行病学数据,建议查阅寄生虫学专业文献或地方病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