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letter reference number
epistle; letter; missive
【法】 letter
for future reference
【法】 future reference
【经】 numerical order
书信备查号数(Reference Number)是传统书信交流中用于标识和管理信件的编号系统,其核心功能在于实现信件的快速检索与归档管理。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该术语可拆解为"备查"(供查验)和"号数"(编号数字),指为便于后续核查而赋予信件的唯一标识码。
从汉英词典编纂视角分析,该术语对应英语表述包含三种形式:
在商务信函领域,该编号系统通常包含四层结构: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15489-1:2016)文件管理系统标准指出,此类编号应满足唯一性、连续性和可追溯性三大原则。牛津大学出版社《商业英语词典》特别强调,现代电子通信中该编号常与数据库索引号(Database Index Number)结合使用,形成双重验证机制。
历史语言学研究显示,该编号制度可追溯至17世纪欧洲商会档案管理体系,中国近代海关文书(1861-1949)最早系统引入并本土化该制度,现存天津海关档案库仍保留完整编号信函逾10万封。
“书信备查号数”需要拆解为“书信”和“备查号数”两部分理解,具体解释如下:
定义:指通过书面形式传递信息的私人或正式信件,通常包含问候、交流内容或事务性信息。
特点:
定义:指为文件、物品等编制的编号,用于标识、分类或便于后续查考。
应用场景:
“书信备查号数”可理解为对书信进行编号以便存档和检索的标识,常见于档案管理或公文处理场景。例如:某机构为每封往来信件赋予唯一编号,记录在案后可通过号数快速调取原件。
提示:若需更专业的档案管理术语解释,建议查阅相关行业规范或标准文件。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