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sequential batch operating system
gradation; in proper order; order; ranking; sequence; train
【计】 order; sequence; sequencing token
【化】 sequence
【经】 sequence
【计】 processing batch
【计】 operating system; OS
【化】 operating system
顺序批处理操作系统(Sequential Batch Processing Operating System)是早期计算机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操作系统类型,其核心特征在于对作业(Job)的处理方式。以下是基于计算机科学术语的汉英对照解释及技术说明:
顺序(Sequential)
指作业严格按照提交的先后次序进行处理,前一个作业未完成时后续作业处于等待状态。英文强调"in the order of submission",体现非抢占式的线性执行特性。
批处理(Batch Processing)
将多个用户作业预先收集成批(Batch),由系统自动调度执行。英文术语突出"grouping jobs without user interaction",即作业提交与结果获取之间存在显著延迟(Turnaround Time)。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作为资源管理者,此类系统需实现作业控制语言(JCL)解析、内存分配、I/O设备调度等核心功能。英文定义聚焦"resource allocator and control program"角色。
作业流管理
通过读卡机等输入设备将穿孔卡片作业序列载入内存,形成输入队列(Input Queue)。典型代表如IBM OS/360的JCL系统。
单道程序设计
内存中仅驻留一个作业程序,CPU利用率受I/O等待限制(Von Neumann瓶颈)。《操作系统概念》(Silberschatz著)指出其CPU利用率普遍低于30%。
离线操作模式
采用磁带机等离线存储设备周转作业,实现CPU与I/O设备的并行操作。ACM计算分类体系将其归类为"离线算法"范畴。
由1950年代GM-NAA I/O系统发展而来,在1960年代IBM 1401/7094组合系统中达到成熟。IEEE计算机协会将其定义为"大型机时代的核心计算范式",后逐步被分时系统取代。
其设计思想仍存在于:
注:因未搜索到可直接引用的在线词典资源,本文依据经典教材与行业标准文献进行术语释义。建议查阅《计算机操作系统(汤小丹著)》第2章或ACM Digital Library历史文献获取完整技术细节。
顺序批处理操作系统是早期计算机系统中采用的一种作业处理模式,其核心特征是将用户提交的多个作业按照提交顺序依次执行,每个作业独占全部系统资源直至完成。以下是关键解析:
1. 工作流程
2. 核心特征
3. 典型应用时期 主要应用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第二代计算机(如IBM 1401),对应晶体管计算机时代。这种系统显著提升了处理效率,相较更早的纯手工操作(穿孔卡片时代)可减少90%以上的作业切换时间。
4. 局限性
5. 演进方向 随着技术进步,这种系统逐步发展为:
当前这种原始形态的系统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其作业调度、资源管理等核心理念仍深刻影响着现代操作系统设计。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