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银(Mercury)的汉英词典释义与科学解析
水银(shuǐ yín),英文对应词为“mercury”,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第80号元素,符号Hg(源自拉丁语“hydrargyrum”)。作为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其物理化学特性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与应用意义。
定义与化学性质
水银在标准大气压下呈现银白色液态,原子量为200.59,熔点-38.83°C,沸点356.73°C,密度13.534 g/cm³。其高表面张力与导电性使其在科学仪器(如温度计、气压计)中广泛应用。
历史与词源
汉语“水银”一词最早见于《本草纲目》,描述其“流动如银,遇热则化气”;英文“mercury”源于罗马神话中掌管流动与变化的神灵Mercury,反映其液态特性。古汉语文献《淮南子》中已有汞化合物的记载。
现代应用与风险管控
工业领域用于氯碱生产、电子设备开关,医学领域曾用于牙科汞合金。但因汞蒸气的高度挥发性和神经毒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严格限制使用(参考《全球汞评估报告》)。2017年生效的《水俣公约》推动全球逐步淘汰含汞产品。
权威数据参考
注:汞的毒理数据详见美国毒物与疾病登记署(ATSDR)技术指南,操作规范需符合OSHA职业暴露限值标准。
水银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元素,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水银是汞(Hg)的俗称,属于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第80位,原子量200.59。其名称源于希腊语“hydrargyrum”(意为“水的银”),中文名则直接描述其液态和银白色外观。
若水银泄漏,需及时通风并清理残留物,避免直接接触或吸入蒸气。
以上信息综合了医学、化学及日常应用的权威资料,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相关科学文献或安全指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