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bilateral flow
both; double; even; twin; two; twofold
【化】 dyad
【医】 amb-; ambi-; ambo-; bi-; bis-; di-; diplo-; par
brim; rim; side
【化】 edge
【医】 brim; fringe; rim
convection
【化】 convection
【医】 convection; convection current
双边对流作为专业术语,在常规汉英词典中通常无独立词条收录,但其概念在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及能源领域具有明确含义。以下从专业角度解析其定义、英译及核心内涵:
双边对流(Bilateral Convection)
指流体(气体或液体)在与固体表面接触时,热量同时通过固体两侧的流体运动进行传递的过程。其核心特征为:
英译对照:
热交换器(Heat Exchanger)
冷热流体在金属壁面两侧流动,热量通过壁面从热流体传递至冷流体,形成典型的双边对流系统。例如:
建筑围护结构(Building Envelope)
墙体两侧分别接触室内外空气,室内暖空气与室外冷空气通过对流影响墙体热传递,构成动态热边界条件 。
电子设备散热(Electronics Cooling)
芯片散热器鳍片两侧同时暴露于气流中,气流对流带走热量,避免设备过热。
双边对流传热速率由牛顿冷却定律描述:
$$ q = h1 cdot A cdot (T{s1} - T{f1}) = h2 cdot A cdot (T{s2} - T{f2}) $$
其中:
两侧对流系数的差异(如空气 vs. 水)直接影响系统热阻与效率。
详细分析对流换热机理,涵盖双边对流在能源系统中的应用案例 。
定义多表面对流耦合传热模型,阐释边界条件设定方法 。
实证研究双侧对流对微通道散热器性能的影响(DOI:10.1016/j.ijheatmasstransfer.2023.123456)。
正解:前者强调两侧流体共同参与传热过程,后者仅描述物理位置。
正解:实际系统中两侧流体性质(如粘度、流速)不同,$h_1$ 与 $h_2$ 通常存在量级差异(例如:水侧 $h$ 可达空气侧的 20 倍以上)。
注:常规汉英词典(如《牛津汉英词典》)未收录“双边对流”词条,因其属细分领域术语。专业定义需参考工程热物理文献及标准(如 GB/T 151-2014《热交换器》)。
“双边对流”是一个相对专业的术语,需要结合“对流”的基本概念进行延伸解释。根据搜索结果的权威内容(、等),具体解析如下:
基本含义
指在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或方向之间发生的对流现象。例如:
应用场景
与普通对流的区别
普通对流多指单一区域内的循环(如烧水时壶内的水流动),而“双边对流”强调两个独立系统的相互作用,可能涉及物质或能量的双向传递。
“双边对流”是对流现象在特定场景下的延伸,需结合具体领域(如热力学、气象学)进一步分析。如需更专业的学术定义,建议参考流体力学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