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ptize
baptism; christen
ceremony; courtesy; gift; manners
施洗礼(Baptism)是基督教核心圣礼之一,指通过水洗仪式象征信徒灵魂的净化与重生。根据《牛津英语词典》定义,该词源自希腊语"baptizein",意为“浸入”或“洁净”。在教义层面,施洗行为代表三项核心意义:
罪孽赦免
依据《新约圣经》记载,施洗与悔罪直接关联(马可福音1:4-5),水洗象征旧生命的终结与神恩的接纳。《基督教神学手册》指出,该仪式最早可追溯至公元1世纪犹太洁净传统。
属灵新生
《大英百科全书》强调,浸礼派强调全身浸入水中,体现“与基督同死同复活”的教义(罗马书6:3-4);而点水礼常见于天主教会,侧重圣灵浇灌的象征。
教会身份
路德宗《协同书》记载,婴儿洗礼被视为进入信仰共同体的契约标志,此传统在东正教中延续至今。当代普世教会协会统计显示,全球年均施行洗礼超3000万次。
现代跨教派研究显示,约72%基督宗教团体仍将洗礼列为必要入教程序,但具体仪轨存在显著差异。宗教改革文献显示,16世纪再洗礼派因反对婴儿洗礼仪式遭受迫害,印证该仪式的历史敏感性。
“施洗礼”是基督教及天主教的重要宗教仪式,指通过特定礼仪为信徒施行洗礼,象征其正式加入教会并接受信仰。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施洗礼”即由宗教人员(如牧师、神父)按照教义规定,以水为媒介为信徒进行洗礼的行为。该词源于希腊语“baptizein”,意为“洗净”,最初指施洗约翰在约旦河为耶稣施洗的仪式。
仪式形式
宗教意义
执行者要求 施洗礼者需具备教会认可的圣职身份(如牧师、长老),且需奉三位一体神之名进行。
历史渊源 据《圣经》记载,施洗约翰为耶稣施洗是最早的范例,后发展为基督教核心仪式之一。
提示:不同教派对洗礼形式与解读存在差异,具体可参考《圣经》或咨询宗教机构。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