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safety code; safety regulations
"安全条例"在汉英法律语境中通常译为"safety regulations"或"safety codes",指政府或行业机构制定的强制性规范文件,用以预防事故、保障人员及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三章第二十五条,这类条例具有法律效力,主要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适用范围(Scope of Application) 明确约束对象,如建筑工地须遵守《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24),化工企业须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技术标准(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规定具体操作参数,例如《GB 2894-2023安全标志使用导则》要求危险区域必须设置标准化警示标识(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网可查)。
责任体系(Accountability Framework) 根据应急管理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企业需建立三级安全责任制,包括法定代表人、安全管理员和从业人员的分级义务。
国际层面,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安全与健康公约》(C155)将安全条例定义为"系统性风险控制措施",强调其对工作场所事故率的降低作用(参考ILO官网数据库)。在航空领域,FAA 14 CFR Part 139详细规定了机场运营安全标准,该条款已被中国民航局《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等效采用。
“安全条例”是指由政府或相关主管部门制定的,针对特定领域或行业安全管理的法规性文件,旨在规范安全行为、预防事故并明确责任。以下是具体解释:
如需了解具体条例全文,可参考政府官网或权威法律数据库。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