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mycophage
bite
【化】 mold; mould
【医】 fungi; fungus; myc-; mycete; myceto-; myco-; myko-
body; style; substance; system
【计】 body
【医】 body; corpora; corps; corpus; leukocytic crystals; scapus; shaft; soma
Somato-
噬霉菌体(Mycophage)是专性寄生在霉菌细胞内的病毒颗粒,英文术语由希腊词根"myco-"(真菌)和"phagein"(吞噬)构成。该微生物在真菌生物防治和生物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其定义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宿主特异性
噬霉菌体通过识别霉菌细胞壁特定受体完成侵染,如曲霉属(Aspergillus)和青霉属(Penicillium)是其常见宿主。美国微生物学会指出,这种特异性源于病毒表面蛋白与宿主细胞受体的分子互补机制(ASM Journals, 2022)。
裂解周期
其生命周期分为吸附、核酸注入、生物合成、组装和释放五个阶段。剑桥大学真菌病毒研究中心发现,噬霉菌体DNA聚合酶在宿主细胞内可诱导溶菌酶表达,最终导致菌丝崩解(Cambridge Mycovirus Studies, 2023)。
形态特征
电子显微镜观测显示典型噬霉菌体呈二十面体结构,直径约80-120nm,含双链DNA基因组。德国马普研究所的冷冻电镜数据证实其衣壳蛋白存在独特的六聚体螺旋排列(Max Planck Institute, 2021)。
生态应用
美国农业部将其纳入生物农药研发体系,用于控制农作物真菌病害。2024年田间试验显示,针对稻瘟病菌的噬霉菌体制剂可使水稻增产17%(USDA Agricultural Report, 2024)。
“噬霉菌体”可能是对“噬菌体”的笔误或混淆。目前科学界广泛使用的术语是“噬菌体”,它是一类以细菌为主要宿主的病毒,而非针对霉菌(真菌)。以下是关于噬菌体的详细解释: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其名称源于希腊语“phagein”(吞噬)和“soma”(身体),意为“吞噬细菌的个体”。
结构
噬菌体由蛋白质衣壳包裹核酸(DNA或RNA)构成,典型结构包括头部(含遗传物质)和尾部(中空针状,用于注入核酸到宿主细胞)。
分类
根据感染模式分为:
若您实际想了解“感染霉菌的病毒”,需注意:
如需进一步探讨真菌病毒,建议提供更具体的术语或背景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