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Achorion ceratophagus
bite
candle; cere; wax
【化】 wax
【医】 cera; cero-; wax
【医】 trichobacteria
噬蜡毛菌(学名:Cercomyces cerophagus)是一类专性分解蜡质物质的丝状真菌,其属名"Cercomyces"源于希腊语"kerkos"(蜡)和"mykes"(真菌),种加词"cerophagus"意为"食蜡的"。该微生物在工业生物降解领域具有特殊价值,能通过分泌脂肪酶和酯酶分解动植物蜡、石蜡等长链烃类物质。
根据《中国微生物物种名录》记载,该菌属于子囊菌门核菌纲,菌丝体呈白色绒毛状,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其独特的代谢机制涉及细胞色素P450酶系,可降解C20-C40烷烃链。美国能源部联合基因组研究所(JGI)的测序数据显示,其基因组中含有12个编码蜡降解相关酶的基因簇。
在应用层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2023年的研究报告指出,噬蜡毛菌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中展现83%的烃类降解效率。其分泌的胞外多糖还可作为生物表面活性剂,提升疏水性底物的可利用性。国际应用微生物学联合会(IUMS)将其列为环境生物技术潜力物种。
最新研究进展显示,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增强了该菌株的热稳定性,使其能在45℃环境中维持活性,这项成果已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期刊。欧盟环境署的评估报告认为,该菌在塑料废弃物处理领域具有产业化应用前景。
“噬蜡毛菌”是一个医学术语,其英文名称为Achorion ceratophagus。根据现有资料,该词可拆解为以下部分进行解释:
词义解析
生物学背景
应用与局限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菌的致病机制或分类更新,建议通过权威医学资源核实。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