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涂层(coating)在汉英词典中通常对应"coating"或"layer",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在物体表面形成的覆盖层。根据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定义,该术语包含以下核心含义:
防护性覆盖层
通过电镀、喷涂、气相沉积等技术形成的金属或非金属保护膜,可提升基材的耐腐蚀性(如镀锌钢板和耐磨性(如金刚石涂层刀具。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 D16标准将涂层定义为"应用于基材表面的连续膜层"。
功能性表面处理
在光学器件中,氧化镁涂层可增强透光率;航空航天领域的热障涂层(TBCs)能耐受1650°C高温,应用原理基于氧化钇稳定氧化锆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差异。
多层级复合结构
现代涂层技术常采用梯度设计,例如汽车清漆包含底漆-色漆-清漆的三层架构,各层厚度控制在15-50μm区间,通过公式计算最佳膜厚:
$$ delta = frac{Q}{rho A} $$
其中Q为涂料用量,ρ为密度,A为涂覆面积。
生物医学应用
羟基磷灰石涂层人工关节通过等离子喷涂实现,涂层孔隙率需保持30-40%以促进骨整合,相关参数符合ISO 13779-2标准。
涂层(coating)指通过施涂涂料在物体表面形成的固态连续膜,主要用于保护、装饰或赋予特殊功能。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涂层是涂料(液态或粉末态)经一次施涂形成的固态薄膜,厚度通常在20-50微米,厚浆型可达1毫米以上。例如,汽车表面的油漆层、手机屏幕的防刮涂层均属于此类应用。
2. 核心功能
3. 结构层次 涂层可分为底漆层(增强附着力)和面漆层(提供最终性能与外观),例如建筑墙面涂料通常包含底漆、中层漆和面漆。
4. 应用领域 覆盖金属、织物、塑料等多种基材,常见于工业设备、电子元件、日用品(如不粘锅涂层)及交通工具(如汽车漆面)。
如需更完整的分类或技术参数,可参考搜狗百科等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