骰骨英文解释翻译、骰骨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cuboid
【医】 cuboid bone; cuboides; ossa cuboideum; ossa tarsale distale quartum
分词翻译:
骨的英语翻译:
bone; character; framework; skeleton; spirit
【医】 bone; ossa; osteo-
专业解析
骰骨(cuboid bone)是人体足部跗骨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足外侧中段。该骨呈不规则立方体状,前接第四、五跖骨基底,后连跟骨前端,内侧与外侧楔骨及舟骨相邻。其英文名称"cuboid"源于希腊语"kubos",意为立方体,准确描述了该骨的几何特征。
解剖学研究发现,骰骨承载着关键的生物力学功能:①构成足弓外侧纵弓的力学支点,协助分散行走时的冲击力;②通过骰骨沟与腓骨长肌腱形成滑车结构,提升足部翻转的机械效率;③骨表面存在多个关节面,与周围骨骼形成稳定连接。临床医学数据显示,该部位骨折约占足部骨折的5%-10%,多发于高能量损伤或运动创伤。
权威参考资料:
- 《格氏解剖学》第42版·骨学章节
- 美国骨科医师学会《足踝解剖指南》
- 《中华骨科杂志》2023年足部生物力学研究专刊
网络扩展解释
骰骨是人体足部的重要骨骼结构,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
定义与读音
- 骰(tóu)骨属于短骨,每足仅1块。方言中也有读作"shǎi gǔ"的情况。
- 英语对应术语为"cuboid bone",源于其近似立方体的不规则形状。
-
解剖位置
- 位于足部外侧缘,介于跟骨与第4、5跖骨之间
- 与外侧楔骨、跟骨及跖骨形成关节连接
- 三维尺寸:背面宽2-3cm,厚1.5-2cm,内侧面前后径2.5-3.5cm
-
功能特性
- 构成足外侧纵弓的关键支撑结构
- 通过跟骰关节(微动关节)协调足部运动
- 附着跖长韧带等结构,维持足弓稳定性和力量传导
-
常见病变
- 骨折类型:压缩性骨折(外力挤压)、撕脱性骨折(肌腱牵拉)
- 其他异常:骨裂、软骨瘤、骨质囊变等
-
临床意义
- 骨折多由前足强力外展引起,需4-6周保护性负重恢复
- 其稳定性直接影响步态和足部力学功能
注:医学专业场景建议使用标准读音"tóu gǔ",方言发音"shǎi gǔ"多用于非正式交流。如需更详细解剖参数,可查阅搜狗百科等权威来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