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chor
determine; iron; unalterable; weapon
【医】 Fe; ferri; ferrum; iron; mars; sidero-
【经】 iron
anchor
【电】 anchor
铁锚(iron anchor)的汉英词典释义
铁锚(tiě máo)指船舶停泊时固定船体的重型金属装置,英文对应"anchor",特指以铁或钢制成的锚具(iron anchor)。其核心功能是通过钩爪嵌入水底,利用自身重量与抓力抵抗风浪、水流对船舶的偏移。
抛锚后,锚爪受水平拉力倾斜嵌入水底,形成抓驻力。船舶围绕锚点摆动,锚链的悬垂曲线进一步吸收动能(来源:《船舶与海洋工程手册》,国防工业出版社)。
铁锚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青铜时代的木石结构锚具。汉代中国已使用铁制四爪锚(称“椗”),而现代霍尔锚(Hall's anchor)于19世纪由英国发明,采用可转动的锚爪提升抓力效率(来源:大英博物馆航海技术史料)。
"Anchor: A heavy object attached to a vessel by a chain or rope and cast overboard to hold it in place."
"A device usually of metal attached to a ship by a cable and cast overboard to hold it in a particular place."
注:以上定义综合航海工程标准及权威词典释义,技术细节参考《船舶设计原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及国际海事组织(IMO)术语库。
“铁锚”是船舶停泊时使用的关键设备,其含义和功能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铁锚指用铁或钢制成的停船器具,通过铁链与船体连接,抛入水底后依靠抓力固定船只位置。古代曾用石块(称“碇”)或木爪石锚实现类似功能,后发展为金属材质以增强稳定性。
通过锚爪啮入水底泥沙产生抓力,结合锚链重量与摩擦力,使船舶抵抗风浪或水流影响。现代锚具包括艏锚、备用锚等类型,船体设有锚链孔便于收放。
早期使用石质“碇”,后发展为带木爪的石锚以增加抓地力。明代《天工开物》记载了铁锚锻造工艺,强调其“系命于锚”的重要性。
比喻危急时可依靠的人或事物,如“灵魂的锚”。法语中对应“ancre de fer”,体现其国际航海术语属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锚的类型或技术细节,可查阅船舶工程相关专业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