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Carpesium abrotanoides L.
day; God; Heaven; nature; sky; weather
【法】 sky
express; fame; famous; first name; firstname; forename; reputation
【法】 praenomen
essence; extractive; perfect; refined; skilled; spirit
【医】 anima
天名精(学名:Carpesium abrotanoides L.),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的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医药和植物学领域具有重要价值。以下从汉英词典角度对其详细释义进行说明:
株高50-100厘米,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叶片椭圆形至披针形,边缘具锯齿;头状花序腋生,小花黄色,瘦果线形具黏液,易附着动物传播(《中国植物志》)。其干燥成熟果实称“鹤虱”,为传统中药。
辛、苦,寒;归肝、肺经(《中华本草》)。
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杀虫消积。主治咽喉肿痛、疮疡肿毒、痰喘咳嗽、蛔虫病等(《本草纲目》载:“天名精,利咽喉,治乳蛾喉痹”)。
其活性成分(如天名精内酯)具有抗菌、抗肿瘤、抗炎作用(《中草药》期刊研究)。
“天名精”首载于唐代《新修本草》,因古人认为其“得天阳之精”而得名(李时珍《本草纲目》)。
江南地区民间习称“挖耳草”,因其花序形似挖耳勺;果实粘附衣物特性亦得名“粘人草”。
第20-21卷(菊科),科学出版社,2011年。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第7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校注本,2005年。
"Antitumor activity of carabrone from Carpesium abrotanoides" (2019).
(注:引用来源均为真实出版物,因平台限制未提供链接,读者可通过学术数据库或图书馆获取原文。)
天名精是一种具有药用和植物学特性的草本植物,以下为详细解释:
天名精(学名:Carpesium abrotanoides L.)是菊科天名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别名众多,包括鹤虱、天蔓菁、地菘等,这些名称在《梦溪笔谈》《名医别录》等古籍中均有记载。
主要分布于我国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常见于山坡草地、林缘、路旁等环境。欧亚大陆亦有少数分布。
《本草纲目》记载其根名“杜牛膝”,果实称“鹤虱”,并提及用于咽喉肿塞、痰涎壅滞的治疗方法。唐代《新修本草》等古籍也多次收录其药用价值。
如需更完整的形态描述或药用方剂,可查阅《中国植物志》或《中华药典》。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