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residual cost
end; relict; remainder; remains; survivals; vestige
【医】 R.; remnant; residue; residuum
costing
【经】 cost; cost,insurance,freight by plane; degression
残余成本(Residual Cost)的汉英词典释义与专业解析
残余成本(Residual Cost)在会计和资产管理中,指资产扣除累计折旧或摊销后的剩余账面价值,即资产原值减去已计提的折旧总额。其英文对应术语为Residual Cost 或Net Book Value (NBV),强调资产在财务报表中的净值属性。
会计处理依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财政部,2006),残余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 text{残余成本} = text{资产原值} - text{累计折旧} $$
该值需在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项目中列示,反映资产未消耗的经济价值。
与相关术语的区分
实务应用场景
固定资产折旧与净值计算标准(链接:http://kjs.mof.gov.cn/)。
"Residual Cost"条目定义(链接:https://www.oxfordreference.com/)。
资产计量术语辨析(链接:https://www.aicpa.org/)。
资产税务处理规则(链接:http://www.chinatax.gov.cn/)。
“残余成本”通常指“摊余成本”(Amortized Cost),是财务会计中的重要概念,主要应用于长期资产或金融工具的计量,其核心是反映资金的时间价值。以下是详细解释:
摊余成本是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通过调整初始成本,将利息、折价或溢价分摊到每个会计期间。例如,企业购买债券时,实际支付的金额与债券面值的差额(折价或溢价)需在持有期间逐步分摊,使最终账面价值等于到期价值。
公式为: $$ text{摊余成本} = text{初始成本} + text{累计摊销利息} - text{已收回本金/利息} $$ 例如,若以950元购入面值1000元的债券(折价50元),假设每年利息收入60元,则每年需将折价部分(如10元)分摊至利息收入,使摊余成本逐年接近面值。
历史成本是初始入账金额,而摊余成本是动态调整后的价值,包含时间价值的影响。例如,债券的摊余成本会随利息计提逐步接近面值,但历史成本始终是购买时的950元。
若需进一步了解债券摊销或实际利率法的案例,可参考会计教材或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