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禁城;故宫
There are a great number of cultural relics on display in the Forbidden City.
有许多件文物在故宫展出。
In the times of the emperors, the formality within the Forbidden City was rigid beyond belief.
在帝王时代, 紫禁城内的礼仪异常严格, 令人难以置信。
The Forbidden City attracts a constant stream of visitors every day, especially during national holidays.
故宫每天都吸引源源不断的游客来观光旅游,尤其是在国庆假期期间。
We could visit the Forbidden City.
我们可以去参观故宫。
B To the Forbidden City.
B我去故宫。
故宫(The Forbidden City),正式名称为“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1368-1912年)的皇家宫殿建筑群,位于北京市中心。它始建于1406年明成祖永乐年间,历时14年建成,共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和执政。故宫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现存建筑980余座,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
故宫的建筑布局遵循中国古代礼制与风水理念,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核心,为皇帝与后妃的居住区。其建筑细节中,屋顶的黄色琉璃瓦象征皇权至高无上,屋檐上的脊兽数量则体现建筑等级。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故宫现为故宫博物院,收藏了超过186万件文物,涵盖青铜器、书画、陶瓷等类别。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评价其为“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巅峰之作”。名称“紫禁城”源自古代天文学中“紫微垣”的意象,紫微星被视为天帝居所,而人间帝王宫殿因此得名“紫禁”,同时“禁”字体现了皇家禁地的森严等级制度。
The Forbidden City(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位于北京市中心,现为故宫博物院所在地。其名称源自古代“紫微垣”(天帝居所)的象征意义,以及森严的禁卫制度,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以下是多维度的解析:
基本含义
历史沿革
建筑布局
文化符号
历史功能
现代意义
除北京紫禁城外,“Forbidden City”一词在特定语境中可指:
The Forbidden City 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其建筑、文化与历史价值使其成为全球瞩目的文化遗产。如需深入了解,可参考故宫博物院官方资料或相关历史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