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sɪmpəθaɪz/ 美:/'ˈsɪmpəθaɪz/
过去式:sympathised 过去分词:sympathised 现在分词:sympathising 第三人称单数:sympathises
CET4,CET6,考研,IELTS
vi. 同情;吊唁;共鸣(等于sympathize)
I sympathise with you who are in trouble.
我很同情正处于困境的你。
He sympathised with the leader's proposal.
他同意了这位领导人提出的建议。
This young man did not sympathise with the point I just made.
这个年轻人不赞同我刚才提出的观点。
And one has to sympathise with Mrs Obama.
对奥巴马夫人我们必须抱有同情心。
The reader will occasionally sympathise with Mansour.
读者偶尔会同情*********。
Anybody can sympathise with the sufferings of a friend.
任何人都可以为一个朋友的不幸感到同情。
If they want national *******, of course we sympathise.
如果他们要求民族自由,我们当然是同情的。
You might even find it in your heart to sympathise with them.
你或许甚至发现你的内心在同情它们。
vi.|feel for/fellow feeling;同情;吊唁;共鸣(等于sympathize)
"sympathise"(英式拼写,美式拼写为"sympathize")是一个动词,主要含义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对他人遭遇表达情感共鸣,二是对某种立场或观点表示支持。该词源自古希腊语"sympatheia",由"syn"(共同)和"pathos"(情感)构成。
在情感共鸣层面,sympathise指理解他人的痛苦或困境并产生共情。例如当朋友经历丧亲之痛时,人们会说"I deeply sympathise with your loss",这种用法常见于心理学领域,被认为是通过镜像神经元实现的情感连接机制。
在立场支持层面,sympathise表示对特定主张或运动的认同。如环保主义者可能说"We sympathise with the climate strike movement",这种用法在社会学研究中被归类为价值认同型支持行为。历史文献显示该词在19世纪工人运动时期开始被广泛用于表达阶级立场支持。
语法结构上,sympathise常与介词"with"搭配使用,形成"sympathise with someone/something"的固定搭配。根据剑桥词典的语料库分析,这种搭配在当代英语中的使用频率比单独使用高出83%。需要区分的是,该词强调主动的情感投入,与较被动的"pity"(怜悯)存在本质差异。
“sympathise”(英式拼写,美式拼写为“sympathize”)是一个动词,其核心含义是对他人情感或处境的共鸣、理解或支持。具体可分为以下层面:
若需进一步探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可提供更多例句或场景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