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sʌksɪnaɪt/ 美:/''sʌksɪn,aɪt/
n. 琥珀(色)
n.|lamber/glesum;琥珀(色)
Succinite 的详细解释如下:
主要定义与矿物学归属
Succinite 是琥珀(Amber)中最常见且最具商业价值的品种,特指产自波罗的海地区的琥珀。在矿物学分类中,琥珀属于有机矿物(化石树脂),而 Succinite 是其特定的亚种或类型名称。它是由数千万年前(主要是始新世时期)松柏科植物的树脂经长期地质作用石化形成。
化学组成与特征成分
其化学组成以碳、氢、氧为主,分子式为大致为 C₁₀H₁₆O,并含有约3%-8%的特征性成分——琥珀酸(Succinic Acid)。这种酸的存在是 Succinite 区别于其他地区琥珀(如多米尼加琥珀、缅甸琥珀)的关键化学标志,也是其名称的来源(拉丁语 "succinum" 意为琥珀)。
物理特性
Succinite 通常呈现温暖的黄色、橙色至棕色调,透明度可从透明到不透明。其莫氏硬度约为2-2.5,密度约1.05-1.10 g/cm³,略低于盐水(故可在饱和盐水中漂浮)。具有树脂光泽,具贝壳状断口,摩擦可产生静电。
历史与词源
该词直接源自拉丁语 "succinum",意为琥珀。历史上,波罗的海琥珀(即 Succinite)因其丰富的产量和优良品质,成为古代欧洲至亚洲贸易路线(“琥珀之路”)的核心商品,被广泛用于珠宝、装饰品和传统药物。
应用与价值
作为宝石材料,Succinite 因其美丽的颜色、良好的可加工性、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内含的远古生物(昆虫、植物)包裹体(虫珀)而备受珍视。它主要用于制作首饰、雕刻工艺品,并在收藏、科研领域具有重要价值。其琥珀酸成分在历史上也被认为具有药用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
单词succinite 的含义和背景如下:
基本定义
Succinite 是琥珀 的别称,特指产自波罗的海地区的琥珀。其名称来源于拉丁语 succinum(意为“琥珀”),与母本树种 Pinus succinifera(一种第三纪时期的松树)相关。
来源与形成
这种琥珀形成于约5000万年前 的第三纪时期,由松科植物的树脂化石演化而来。波罗的海地区是其主要产地,因地质变化和树脂堆积形成独特的琥珀层。
颜色特征
Succinite 常见颜色包括黄色、金色和棕色,因树脂氧化程度和内含物不同而呈现多样色调。
其他关联词区分
需注意与succinate(琥珀酸盐/酯)区分,后者是化学中的有机化合物,与琥珀无直接关联。
总结来说,succinite 是地质学中琥珀的专业术语,强调其自然形成过程与特定树种的联系,常见于学术或矿物学领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