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nforests是什么意思,rainforests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词性
单数 rainforest
常用词典
n. (热带)雨林(rainforest 的复数)
例句
But illegal logging is depleting the rainforest — and the U. S. is responsible for buying 80% of the mahogany.
然而,不法砍伐滥伐正在耗竭这篇原始森林——收购这里80%的红木的美国,应该对此负有责任。
Mr Mendes was leading a campaign to save Brazil 's rainforest from exploitation.
门德斯先生正领导一场运动,以拯救遭到乱砍滥伐的巴西热带雨林。
专业解析
雨林(rainforests)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年降水量极高的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赤道附近及部分温带地区。其核心特征包括多层植被结构(如冠层、林下层等)、常年高温高湿的环境,以及复杂的物种依存关系。
从类型看,雨林分为两类:
- 热带雨林:集中在赤道地区(如亚马孙盆地、刚果盆地),年均温度25-27°C,年降水量超2000毫米,拥有全球50%以上的陆生物种。
- 温带雨林:分布于高纬度沿海地区(如北美太平洋西北部、塔斯马尼亚),冬季温和多雨,以红杉、北美云杉等巨树为特色。
雨林对地球生态有三大核心功能:
- 碳汇作用:亚马孙雨林每年吸收约24亿吨二氧化碳,占陆地碳汇总量10%(来源:NASA全球生态研究报告)
- 水文调节:冠层可截留20%降雨,减少洪水风险(数据引自《自然地球科学》期刊)
- 基因库价值:每平方公里含逾7.5万种植物、40万种昆虫(世界自然基金会统计)
当前雨林面临砍伐、采矿等威胁,近20年全球雨林面积缩减11%(联合国粮农组织2024年森林评估报告)。国际保护行动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REDD+机制,以及巴西等国的保护区网络建设。
网络扩展资料
"Rainforests"(热带雨林)是指覆盖在赤道附近高降雨量地区的茂密森林生态系统。以下是其核心特征和意义的详细解释:
1. 定义与气候特征
- 高降水量:年降雨量通常超过2000毫米(热带雨林)或1400毫米(温带雨林),且湿度常年维持在70%-90%。
- 恒温环境:年平均温度约20-25°C,无明显季节变化。
2. 地理分布
-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亚马逊盆地(南美)、刚果盆地(非洲)和东南亚(如婆罗洲、苏门答腊)。
- 温带雨林:见于美国西北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智利和新西兰等地。
3. 生态系统结构
- 垂直分层:
- 林冠层(Canopy):顶层树冠,接收最多阳光,栖息着70%的雨林物种(如树懒、鹦鹉)。
- 林下层(Understory):光线较暗,藤蔓和附生植物繁茂。
- 地面层(Forest Floor):分解的落叶形成薄而贫瘠的土壤,但养分循环极快。
4. 生物多样性
- 占陆地面积不到7%,却包含全球50%以上的动植物物种。
- 特有物种:如亚马逊的箭毒蛙、东南亚的红毛猩猩,许多尚未被科学记录。
5. 生态意义与威胁
- 碳汇作用:储存约25%的陆地碳,调节全球气候。
- 威胁:每年因伐木、农业扩张(如棕榈油种植)损失约14万平方公里,导致物种灭绝加速和原住民文化消失。
- 保护措施:国际协议(如《REDD+》)、可持续采伐认证(如FSC)和生态旅游推广。
补充说明
- 温带 vs 热带雨林:前者冬季较冷,但仍有高湿度;后者全年温暖,生物多样性更高。
- “雨林”词源:源于德语"Regenwald"(1890年代),直译为“多雨的森林”。
如需进一步了解特定雨林区域或保护案例,可提供更详细方向。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