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达木(中国地名)
Qaidam Basin Solar PV Installaton
柴达木盆地太阳能光辐站
The Qaidam Basin is the fourth large natural gas production area.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陆上第四大天然气产区。
Widest point in Jiuquan City and between the Qaidam Basin, 300 km.
最宽处在酒泉市与柴达木盆地之间,达300千米。
Qarhan Salt lake is a typical closed lake in the dry Qaidam basin.
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湖是典型的干旱地区封闭湖泊。
Widest point in between Jiuquan and the Qaidam Basin, up to 300 km.
最宽处在酒泉与柴达木盆地之间,达300公里。
柴达木(Qaidam)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地理名称,特指位于青海省北部的柴达木盆地。该词源于蒙古语"Цайдам",意为"盐泽",因其盆地内广泛分布的盐湖和盐类沉积而得名。
从地理学角度,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大型山间盆地,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6°-39°、东经90°-99°之间。盆地总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600-3000米,是中国四大内陆盆地之一。其地质构造属于古生代褶皱基底上发育的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具有典型的干旱荒漠景观(中国自然资源部数据)。
盆地内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氯化钾储量占全国总量的83%,氯化镁储量占99%,锂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报告)。著名的察尔汗盐湖不仅是世界第二大盐湖,更是中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资料)。
生态环境方面,柴达木盆地分布着独特的高寒荒漠生态系统,是藏羚羊、野牦牛等濒危物种的重要栖息地。盆地东南部的都兰国际狩猎场保持着完整的高原生物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现代科研价值体现在其特殊的地理环境:NASA研究证实,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雅丹地貌与火星地表环境相似度达85%,成为行星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自然·天文学》期刊论文)。
"Qaidam"(或拼写为Chaidamu/Qaidam)是一个蒙古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需结合地理与语言背景来理解:
基本含义
在蒙古语中,"Qaidam"(伊克柴达木)意为大盐泽,特指盐湖地貌。这一名称源于青海省北部的大柴旦湖(Da Qaidam Lake)周边的盐沼区域。
地理指向
该词主要用于指代中国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大柴旦地区,包括大柴旦镇及周边的盐湖群。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资料(如)提到内蒙古可能存在混淆,实际核心区域位于青海省。
延伸应用
语言差异
汉语中常音译为“柴达木”,而英语拼写形式多样(Qaidam/Chaidamu),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地理实体还是衍生概念。
建议:在学术或正式文件中使用该词时,建议明确标注地理坐标(如青海省北纬38°区域),以避免与内蒙古等地名混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