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eosome是什么意思,proteosome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n. 蛋白体;蛋白酶体
例句
Actin cleavage by caspase-3 may accelerate proteosome dependent muscle proteolysis.
通过 caspase-3 剪切的 Actin 可能加速蛋白酶体依赖的肌肉蛋白水解。
Actin cleavage by caspase-3 may accelerate ubiquitin/proteosome dependent muscle proteolysis (6).
通过caspase-3剪切的Actin可能加速泛素/蛋白酶体依赖的肌肉蛋白水解(6)。
专业解析
蛋白酶体(Proteasome)是存在于真核细胞和古菌细胞中的一种大型蛋白质复合物,其主要功能是降解细胞内不再需要或已受损的蛋白质。这种降解过程对于维持细胞稳态至关重要,涉及细胞周期调控、信号传导、应激反应、免疫应答等多种生命活动。
核心结构与功能
- 20S核心颗粒:
- 呈中空圆柱形结构,由4个堆叠的环组成(通常为α7β7β7α7)。
- 内环(β环)的亚基具有蛋白酶活性,负责切割蛋白质底物。这些活性位点位于圆柱体内部,防止对胞质中正常蛋白质的随机降解。
- 主要具有三种蛋白酶活性:胰蛋白酶样(切割碱性氨基酸后)、胰凝乳蛋白酶样(切割疏水性氨基酸后)和 caspase 样(切割酸性氨基酸后)。
- 19S调节颗粒:
- 通常结合在20S核心颗粒的一端或两端,形成26S蛋白酶体。
- 功能包括:
- 识别被泛素(Ubiquitin)标记的蛋白质底物。
- 去折叠(Unfolding)被标记的蛋白质,使其能够进入20S核心的狭窄通道。
- 去泛素化(Deubiquitination),在降解前回收泛素分子。
- 依赖ATP提供能量进行去折叠和底物易位。
- 降解过程:
- 需要降解的蛋白质会被泛素化:多个泛素分子通过酶促反应(E1激活酶、E2结合酶、E3连接酶)共价连接到目标蛋白上,形成泛素链(通常是Lys48连接的链),作为“降解标签”。
- 被泛素标记的蛋白质被19S调节颗粒识别。
- 19S颗粒利用ATP水解的能量将底物蛋白去折叠并送入20S核心颗粒的内部腔室。
- 在20S核心内,蛋白酶活性位点将蛋白质切割成短肽片段(通常7-9个氨基酸长)。
- 这些肽段最终被释放到细胞质中,进一步被其他蛋白酶降解为氨基酸,供细胞循环利用。
生物学意义
- 质量控制:清除错误折叠、受损或老化的蛋白质,防止它们在细胞内聚集形成有毒聚集体(如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
- 调控关键蛋白:通过降解细胞周期蛋白、转录因子、信号转导分子等,精确调控细胞周期进程、基因表达和信号通路。例如,细胞周期蛋白的适时降解是细胞分裂的关键步骤。
- 免疫应答:免疫蛋白酶体(一种变体,在免疫细胞中表达或受干扰素诱导)产生能与MHC I类分子结合的肽段,供T细胞识别,参与抗原呈递过程。
- 应激反应:在氧化应激等条件下,降解受损蛋白以维持细胞存活。
医学相关性
蛋白酶体功能异常与多种疾病相关:
- 癌症:一些癌细胞依赖蛋白酶体快速清除调控蛋白以维持增殖。蛋白酶体抑制剂(如硼替佐米 Bortezomib、卡非佐米 Carfilzomib)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癌症的重要药物。
- 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被认为与错误折叠蛋白的清除障碍和聚集有关。
-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免疫蛋白酶体功能相关。
权威参考资料来源:
- Alberts B, et al.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6th Edition. Garland Science. (Chapter on Protein Degradation)
- Ciechanover A. The ubiquitin-proteasome proteolytic pathway. Cell. 1994;79(1):13-21. (诺贝尔奖获奖工作综述)
- Rock KL, et al. Inhibitors of the proteasome block the degradation of most cell proteins and the generation of peptides presented on MHC class I molecules. Cell. 1994;78(5):761-771.
- Glickman MH, Ciechanover A. The ubiquitin-proteasome proteolytic pathway: destruction for the sake of construction. Physiological Reviews. 2002;82(2):373-428.
-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NCBI) - Gene Reviews & OMIM entries discussing diseases related to proteasome dysfunction.
网络扩展资料
“proteosome”可能存在拼写混淆,实际更常见的正确术语为proteasome(蛋白酶体)。以下是详细解释:
1.核心定义
Proteasome(蛋白酶体)是一种存在于真核生物和古菌中的大型蛋白质复合体,主要负责细胞内泛素标记的蛋白质的降解,参与细胞周期调控、DNA修复等关键生理过程。其功能异常与肿瘤发生相关。
2.可能的混淆
- Proteosome:部分词典(如、2)将其解释为“蛋白体”,并提到其作为吸入式疫苗载体的用途,但相关描述权威性较低。
- 拼写差异:需注意“proteasome”与“proteosome”拼写相近,但前者是生物学标准术语,后者可能为拼写变体或特定语境下的用法。
3.功能与意义
- 蛋白质降解:通过分解错误折叠或受损蛋白质,维持细胞稳态。
- 疾病关联:蛋白酶体活性异常可能引发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4.扩展说明
- 疫苗载体:低权威来源提及的“proteosome”作为疫苗载体,可能指利用蛋白质颗粒递送抗原的技术,但需进一步专业资料验证。
建议:学术或医学场景中优先使用proteasome(蛋白酶体),并注意核对拼写。若涉及疫苗相关研究,需结合具体文献确认术语准确性。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