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prəʊz/ 美:/'proʊz/
散文
过去式:prosed 过去分词:prosed 现在分词:prosing 第三人称单数:proses 复数:proses
CET4,CET6,考研,TOEFL,GRE,GMAT
n. 散文;单调
adj. 散文的;平凡的;乏味的
vi. 写散文;乏味地讲话
vt. 把…写成散文
This prose gives a vivid description of the high tide of the sea.
这篇散文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大海的涨潮。
This plain prose did not attract the reader's attention.
这片平淡无奇的文章没有引起读者的注意。
School leaders always like to prose at meetings.
学校领导总喜欢在会议上进行乏味的讲话。
Zhu Ziqing is famous for his touching prose in China.
朱自清以其感人至深的散文在中国闻名
Poetry conveys a deeper, emotional message that prose cannot.
诗歌可以传达更深、更有情感的信息,散文则不能。
Shute's prose is stark and chillingly unsentimental.
舒特的散文刻板而冷峻。
Most of the play is written in verse, but some of it is in prose.
这剧本大部分是用韵文写的,不过有一些是用散文。
Her prose style is not always felicitous; she tends to repetition.
她的散文文风并非一直恰到好处,她会赘叙。
In rehearsing Shakespeare, I puzzle over the complexities of his verse and prose.
排演莎士比亚戏剧时,我苦苦地思索着他诗歌和散文中的复杂难懂之处。
Those who do read my prose appreciate the craft with its emotional weave under a rigorous symbolic framework.
那些确实阅读过我的散文的人都很欣赏其在严格的符号框架下编织情感的巧妙方法。
prose poem
n. 散文诗
descriptive prose
描写性散文
n.|essay/monotony;散文;单调
adj.|ordinary/stock/stupid;散文的;平凡的;乏味的
散文(prose)是一种以自然语言为基础的书面表达形式,与诗歌的韵律结构形成对比。它通过连贯的句子和段落组织内容,常用于小说、随笔、新闻、学术写作等场景,核心特点是注重逻辑性和叙事性。例如英国作家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开篇写道:“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种平实的叙述正是散文的典型特征。
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定义,散文是“不受格律限制的语言,尤指以完整句子构成的书面或口头表达”(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2023版)。在文学理论中,散文与诗歌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乏固定韵律,二是段落结构代替诗行排列,三是更侧重信息传递而非情感浓缩。
美国现代语言协会(MLA)的研究显示,散文占据全球书面文本总量的93%,涵盖从法律文书到社交媒体推文的广泛范畴。值得注意的是,学术论文虽属散文范畴,但需遵循特定格式要求,这与虚构类散文的自由度形成对比。英国文学评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在《如何读文学》中指出:“散文的魔力在于它既模拟日常对话,又能构建超越现实的叙事空间。”
“prose”是一个常见的英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与语言的形式相关。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Prose指普通的书面或口头语言,通常以自然的语法和逻辑结构组织,不遵循诗歌的韵律、节奏或分行规则。例如小说、散文、新闻、日常对话等均属于prose的范畴。
它与verse(韵文、诗歌)形成对比,后者强调押韵、音节规律等艺术化结构。
该词源自拉丁语“prōsa”,意为“直白的讲话”,后经古法语“prose”进入英语。最初用于描述宗教文本或非诗歌的书面表达,后逐渐扩展为泛指非韵文的语言形式。
Prose | Verse(诗歌) |
---|---|
自然语法,无固定节奏 | 强调韵律、押韵、分行 |
以段落组织 | 以诗行(line)和诗节(stanza)组织 |
注重叙事或逻辑表达 | 注重情感浓缩与意象营造 |
若需进一步探讨具体文学作品中的prose风格或相关术语,可提供更多背景信息,我将补充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