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prɪˈpeərɪdnəs/ 美:/'prɪˈperdnəs/
n. 有准备;已准备;做好准备(尤指作战准备)
The staff went into immediate preparedness.
全体员工立刻进入了准备状态。
The rocket is already in preparedness.
火箭已经在准备状态了。
The government ordered the army to have military preparedness.
政府要求军队做好军事准备。
Of course you will come to your discussion sections in the same state of joyful preparedness.
你们当然需要参与到讨论中来,并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The troops are in a state of preparedness.
军队处于备战状态。
I was surprised by his preparedness to break the law.
我对他打算以身试法感到惊讶。
The situation in the capital forced them to maintain military preparedness.
首都的局势迫使他们时刻做好军事准备。
It's called the Pan-Caribbean Disaster Preparedness and Prevention Project, which is quite a mouthful.
它被称为泛加勒比海灾难准备及预防计划,挺绕嘴的一个名字。
disaster preparedness
防灾准备状态
n.|preliminary/arrangement/provision;准备;有准备
preparedness(预备状态)指个人或组织为应对潜在风险或突发事件所做的系统性准备能力和心理适应状态。该概念强调主动规划、资源储备和响应能力三个核心维度。根据牛津词典定义,preparedness源于拉丁语"praeparare",意为"提前准备",现代英语中特指"为特定目的或紧急情况建立防护措施的持续性行为"。
在公共健康领域,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将preparedness定义为包含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物资储备和人员培训的完整体系,其《公共卫生应急准备指南》提出"黄金72小时"原则,要求机构具备在突发事件前三天独立运作的能力。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UNDRR)的《2020-2030全球减灾框架》强调,社区层面的preparedness需包含逃生路线规划、急救知识普及和预警系统建设三大要素。
心理学研究显示,个体的preparedness水平直接影响危机应对效能。美国心理学会(APA)通过追踪研究发现,完成基础应急培训的群体在灾难中的决策准确率比未受训群体高47%,且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降低32%。军事战略领域,该概念延伸为"威慑性战备",美国国防部《2024年度安全评估报告》指出,战略物资储备量、快速动员能力和情报预警系统构成现代战备的三重支柱。当前全球气候危机背景下,世界气象组织的观测数据表明,具有完善preparedness体系的城市在应对极端天气事件时,经济损失可减少60%-80%。
单词preparedness 的含义与用法解析如下:
Preparedness 是名词,指“为应对特定情况(尤其是紧急、困难或挑战)而提前做好准备的状态或能力”,强调“准备就绪”的持续状态而非准备的动作本身。中文常译为“准备状态”“防备”或“应急能力”。
应对突发或危机
常见于灾害、战争、疫情等语境,如:
心理或技能上的预备
如:
常见搭配:
例句:
近义词:
Readiness(就绪状态)、Alertness(警觉性)、Forethought(事先筹划)。
(注:Preparation 侧重“准备过程”,而 preparedness 强调“结果状态”。)
反义词:
Unpreparedness(未准备好)、Negligence(疏忽)、Improvisation(临时应对)。
通过理解其“持续准备状态”的核心含义,可以更准确地在不同语境中使用preparedness。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