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ˌpriɪˈklæmpsiə/
n. [妇产] 子痫前期;惊厥前期
Preeclampsia is also called toxemia.
子痫前症也被称为血毒症。
A. The definitive treatment of preeclampsia is delivery.
先兆子痫的确定性治疗是分娩。
RAS genes are the capital virulence genes of preeclampsia.
RAS基因是妊高征主要的致病基因。
Severe preeclampsia eclampsia; Maternal and infant; Clinical analysis.
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母婴;临床分析。
To learn more about preeclampsia, visit the U. 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想要得到更多信息,联系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是妊娠期特有的一种多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妊娠20周后新发的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合并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300 mg)或其他器官功能障碍,例如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肾功能不全、肺水肿或脑部症状。该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生率为2%-8%,是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子痫前期的病理机制涉及胎盘缺血引发的全身血管内皮损伤和过度炎症反应。典型症状包括持续性头痛、视力模糊(如闪光感或暗点)、上腹部疼痛及突发性体重增加(每周超过2公斤)。严重时可能进展为子痫(癫痫样抽搐)或HELLP综合征(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三联征)。
诊断依据包括动态血压监测、尿蛋白定量检测,以及肝肾功能、血小板计数等实验室检查。治疗策略需根据孕周和病情严重程度制定,轻症患者可通过卧床休息和降压药物控制,重症患者需静脉注射硫酸镁预防抽搐,并提前终止妊娠。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建议高风险孕妇从妊娠12周起每日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81 mg)进行预防。
权威医学机构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梅奥诊所(Mayo Clinic)均指出,规范的产前检查是早期识别子痫前期的关键。孕妇需定期监测血压和尿蛋白指标,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Preeclampsia(先兆子痫)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的高血压疾病,多发生在妊娠20周后,表现为血压升高、蛋白尿,并可能伴随器官功能异常。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与症状
preeclampsia的核心特征是妊娠期高血压(通常≥140/90mmHg)和蛋白尿(≥0.3g/24小时或尿蛋白定性+)。患者可能出现头痛、视力模糊、上腹疼痛、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子痫(eclampsia),即出现抽搐或昏迷。
病理机制
病因尚不明确,但研究表明可能与胎盘血管异常、全身性血管痉挛、凝血系统激活以及自身调节功能失调有关。
诊断标准
治疗与风险
除终止妊娠外,目前无根治方法。治疗以控制血压、预防抽搐为主。高风险人群包括初产妇、有高血压病史或家族史者。
与子痫(Eclampsia)的关系
preeclampsia是子痫的前期阶段,若未及时干预,可能进展为子痫(表现为惊厥、昏迷),威胁母胎生命。
preeclampsia需通过产前监测早发现早干预,高危孕妇应密切随访血压及尿蛋白情况。更多医学细节可参考权威医学词典或临床指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