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pɑːsek/ 美:/''pɑr,sek/
n. 秒差距(表示天体间距离的单位)
How to implement subscript operators in Parsec?
如何在秒差距实现下标操作符?
Utilizing the message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PARSEC, which is running environment of GloMoSim, automatization of multi-scheme comparison and batch simulation is implemented in GloMoSim.
多方案对比及批量仿真是学术研究中无线网络仿真需求的基本特点。
And then you have to convince the whole world that you have actually detected something like this in the atmosphere of an extrasolar planet host star somewhere in 100 parsec away from here.
再来你必须说服整个世界,你的确侦测到像这样的物质,在太阳系外行星的宿主恒星大气中,在离这里100秒差距的地方。
秒差距(Parsec) 是天文学中用于测量极远距离的长度单位,尤其适用于星际和星系尺度。其核心定义基于三角视差法原理:
1. 定义与原理
当观测者从地球公转轨道直径的两端(相隔2个天文单位,即AU)观察一颗恒星时,若该恒星的视差角恰好为1角秒(1/3600度),则该恒星到太阳的距离即为1秒差距。这种测量方法直接关联几何学中的三角形关系,是天体距离测定的基础方法之一。
2. 数值换算
3. 应用与意义
秒差距因其直接关联视差观测,比光年更适用于专业天文计算。例如:
4. 术语起源
"Parsec"由"parallax(视差)"和"second(角秒)"组合而成,由英国天文学家赫伯特·霍尔·特纳于1913年首次提出,以简化大距离数据的表达。
权威参考来源
以下是关于单词parsec 的详细解释:
Parsec(秒差距)是天文学中用于测量天体距离的单位,符号为pc。其定义为:当恒星相对于地球的周年视差角为1角秒(1/3600度)时,该恒星与地球的距离即为1秒差距。
单词由parallax(视差)和second(秒)组合而成,直接反映了其基于“视差法”测量的原理。
如需了解更多天文学单位或具体计算案例,可参考相关天文学教材或权威数据库。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