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əʊ'zəʊnəsfɪə/
n. [地物] 臭氧层(等于ozone layer)
The air ozonospher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evolution of organisms.
在影响生物演化的诸因素中,大气臭氧层是一个重要因素。
The recent development and advancing trends on ozonosphere protection have been presented in the article.
介绍了有关保护臭氧层的最近动态及发展趋势。
The ozonosphere can absorb the poisonous radiation of the solar ultraviolet to prevent lives from encroaching.
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的有害辐射使生命体免受侵害。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ozonosphere in the atmosphere, utilization of CFC12 will be forbidden in the near future.
为了保护大气臭氧层,将在不远的将来禁止使用CFC12。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why the Ozonosphere has been destroyed and it has pointed out that the major cause is human activity.
本文分析了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其主要原因就是人类的活动。
n.|ozone layer/depleting;[地物]臭氧层(等于ozone layer)
臭氧层(Ozonosphere)是指地球大气平流层中臭氧(O₃)浓度相对较高的区域,通常位于地表上方约15至35公里处,其峰值浓度出现在20至25公里的高度。这一层对地球生态系统至关重要,主要功能是吸收太阳辐射中大部分有害的紫外线-B(UV-B)和紫外线-C(UV-C),显著降低其到达地表的强度,从而保护生物免受辐射损伤。
组成与位置
臭氧层并非独立气体层,而是平流层内臭氧分子富集的区域。臭氧由氧分子(O₂)在紫外线作用下分解并重组形成(ce{3O2 -> 2O3}),其分布受大气环流和光化学反应共同影响。
紫外线吸收机制
臭氧分子可吸收波长200–315纳米的紫外辐射,通过光解反应(ce{O3 + UV -> O2 + O})将辐射能转化为热能,同时减少对DNA、植物光合作用及海洋浮游生物的破坏。
全球环境议题
20世纪后期,人造氟氯碳化物(CFCs)导致臭氧层显著损耗,尤以南极春季的“臭氧空洞”为标志。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通过限制消耗臭氧层物质,促使臭氧层逐步修复,预计本世纪中叶可恢复至1980年水平。
臭氧层作为地球的“天然防晒层”,其保护效能直接关系到生物圈稳定与人类健康,持续监测与保护仍是全球合作的重点领域。
"Ozonosphere"是大气科学领域的重要术语,其含义及相关信息如下:
如需进一步了解臭氧层空洞的形成机制或保护措施,可参考环境科学领域的专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