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英语单词大全

onlap是什么意思,onlap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输入单词

常用词典

  • n. 上复层, 超复

  • 例句

  • On the seismic section it appears as erosion, toplap, onlap, downlap;

    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剥蚀、顶超、上超、下超;

  • There exists a large-scale transgressive onlap boundary between the Langshan Formation and its underlying strata.

    证实郎山组与下伏地层之间存在一大型海侵超覆界面;

  • There are four types of subtle traps in Gaoyou sag, Which is fault-lithologic trap, sandstone up pinchout trap, lens trap and stratigraphic onlap trap.

    高邮凹陷的隐蔽圈闭主要有四种类型,即断层岩性圈闭、透镜体圈闭、砂岩上倾尖灭圈闭和地层超覆圈闭。

  • Onlap is a particular pattern of reflections in seismic data that, according to principles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occurs during periods of transgression.

    在地震资料中,上超是一种特殊式样的反射,依照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它出现在海侵作用期间。

  • 专业解析

    Onlap(上超) 是沉积地质学和地层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一套相对年轻的地层单元以逐渐尖灭的方式覆盖在较老地层倾斜或起伏的侵蚀面之上,且其沉积范围向陆地方向(或盆地边缘)逐渐扩展的地层接触关系。

    其核心特征和形成机制如下:

    1. 沉积背景与方向性:

      Onlap 通常发生在海平面相对上升(海侵)或盆地基底沉降的背景下。此时,沉积物的可容纳空间增加,海水逐渐向陆地方向推进(海侵),新的沉积物(年轻地层)会依次覆盖在更靠近盆地边缘、地势相对较高的较老地层之上。因此,onlap 具有明确的向陆(向盆地边缘)退积的方向性。年轻地层像楔子一样,自盆地中心向边缘(陆地)方向层层超覆尖灭。

    2. 接触面特征:

      年轻地层与下伏的较老地层接触面是一个不整合面或沉积间断面。这个下伏面通常是倾斜的(如斜坡)或起伏不平的(如古高地、古侵蚀地貌)。年轻地层逐层覆盖在这个不平整的面上,并在其向陆方向上逐渐终止(尖灭)。

    3. 地层形态:

      在垂直于沉积走向的剖面上(如地震剖面),onlap 表现为一系列水平或近水平(或低角度)的年轻地层,依次向上倾方向(即向盆地边缘/陆地)终止、尖灭在倾斜的或起伏的较老地层顶面之上。年轻地层的底部边界与下伏面的交角较小。

    4. 地质意义:

      • 海平面变化标志:Onlap 是识别海平面相对上升(海侵)和可容纳空间增加的关键标志之一。它记录了沉积范围向陆扩展的过程。
      • 层序地层学意义:在层序地层学中,onlap 主要出现在海侵体系域(TST) 的底部,是最大海泛面(MFS)之下、初始海泛面(TS)之上的典型反射终止方式。它标志着一次海侵事件的开始和推进。
      • 古地理重建:Onlap 的分布和形态有助于恢复古岸线位置、古水深变化和古地貌特征。

    简单比喻:想象海水逐渐上涨(海侵),新的沙滩(沉积物)一层层地向陆地内部推进,覆盖在之前的海岸斜坡或高地上,新的沙层在向陆地内部推进时会逐渐变薄直至消失(尖灭)。这种新沙滩覆盖在旧斜坡/高地上的关系就是 onlap。

    权威参考来源:

    1. 国际地层指南(International Stratigraphic Guide):由国际地层委员会(ICS)制定和维护,是地层术语和概念的国际标准参考。其对不整合和地层接触关系(包括 onlap)有权威定义和解释。
    2. 沉积地质学协会(SEPM)出版物:SEPM(Society for Sedimentary Geology)是沉积学领域的权威专业组织,其出版的书籍(如《Facies Models》系列)和期刊(如《Journal of Sedimentary Research》)经常详细讨论 onlap 等沉积结构和地层关系。
    3.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术语表:提供地质学相关术语的简明定义。
    4. 中国地质调查局(CGS)相关标准与文献:中国的地质行业标准和相关教材、专著(如《沉积岩石学》、《层序地层学》)中对 “上超” 有标准的中文定义和应用阐述。
      • 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官网标准规范栏目或相关权威教材(如朱筱敏《层序地层学》)。

    网络扩展资料

    "Onlap"是一个地质学术语,主要描述地层沉积的接触关系。以下是详细解释:

    核心定义
    指较新的沉积地层逐渐覆盖在较老地层或基底之上的现象,形成由盆地边缘向中心逐渐扩展的沉积结构。

    具体特征

    1. 沉积方向:新地层自凹陷区域向隆起区延伸覆盖(如盆地边缘向中心推进);
    2. 接触关系:表现为连续沉积,常出现于海侵序列中;
    3. 地震识别:在地震剖面上呈现为沉积层逐渐终止于下伏地层的倾斜面上,形成"上超"现象。

    应用领域
    主要用于分析地层圈闭类型(如地层上超圈闭)、古地理重建及油气勘探领域。例如:砂岩体通过上超方式覆盖在泥岩层上,可能形成有效的储油构造。

    相关术语对比

    注:该词源自英语前缀"on-"(覆盖)与"lap"(重叠)的组合,普通英语中"lap"另有"大腿部"等含义,需注意专业语境区分。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