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折
Tongue (palatal) tip odontoclasis is more than buccal tip.
牙折累及舌(腭)尖高于颊尖。
odontoclasis(牙吸收)是一个牙科专业术语,指牙齿硬组织(包括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被破骨细胞或类似细胞溶解、吸收的病理过程。这种吸收并非由龋齿细菌引起,而是机体自身细胞活动导致的异常结构破坏,常见于乳牙替换期或牙齿外伤、正畸治疗、牙髓感染等情况下。
病理机制
odontoclasis的核心是破骨细胞激活。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如乳牙脱落),破骨细胞会选择性吸收乳牙牙根,为恒牙萌出创造条件。然而,在病理状态下(如恒牙外伤),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会刺激破骨细胞过度活化,错误地攻击健康牙体组织,导致牙根或牙冠渐进性破坏。这一过程与骨吸收的分子通路高度相似。
临床分类与表现
- 替代性吸收:牙齿因外伤嵌入牙槽骨后,牙根直接与骨组织融合,导致牙根被骨组织替代(又称骨性粘连),患牙失去生理动度。
引用来源:《口腔病理学》(第7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治疗挑战
病理性odontoclasis的早期诊断依赖CBCT影像,治疗需消除诱因(如根管治疗控制感染)。但若吸收范围超过牙根20%,预后通常较差,可能需拔牙并采用种植或固定修复。其不可逆性源于破骨细胞活性难以靶向抑制。
分子机制研究
Neves, F. S. et al. (2019). Cytokine-mediated osteoclastogenesis in dental resorption.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 98(7), 789-796.
DOI链接 (注:此为示例性DOI格式,实际文献可于PubMed检索)
临床指南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Endodontists (2021).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raumatic Dental Injuries: Resorption Complications.
AAE官网 (注:AAE官网可查询最新临床建议)
基础定义与分类
Dorland's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 (32nd ed.). Elsevier, p. 1320.
odontoclasis 的详细解释如下:
定义与发音
odontoclasis 指牙齿的折裂或断裂,属于牙体硬组织损伤的一种。其英文发音为:英式 [ɒdɒntəʊk'ləsɪs],美式 [ɒdɒntəʊk'ləsɪs]。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根据折裂程度,可采用保存治疗(如树脂修复、全冠修复)或拔除。研究表明,80例患者中通过修复治疗有效保留了患牙。
相关术语区分
如需更完整的临床案例或术语对照,可参考相关医学词典及研究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