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mənˈroʊ/
n. 门罗(男子名);门罗(美国第五任总统)
Marilyn Monroe is immortalized through her roles in films like Gentlemen Prefer Blondes and The Seven Year Itch.
玛丽莲·梦露因出演《绅士爱美人》和《七年之痒》等电影而名垂青史。
Monroe was on the phone, raging about her mistreatment by the brothers.
门罗正在打电话,愤怒地诉说兄弟们对她的虐待。
You'd never seen the Marilyn Monroe film?—No I hadn't.
“你从来没看过玛丽莲•梦露的电影吗?”—“是的,从来没有。”
Mr. Monroe issued a stern warning to those who persist in violence.
门罗先生向那些顽守暴力之徒发出严厉警告。
The present crop of books and documentaries about Marilyn Monroe exploit the thirtieth anniversary of her death.
现在这批有关玛丽莲·梦露的书籍和记录片是借她去世三十周年纪念之机而发行的。
Monroe followed Madison as President.
门罗接替麦迪逊当上总统。
marilyn monroe
玛丽莲·梦露
monroe doctrine
门罗主义;类似门罗主义的策略
Monroe是一个多义词,在不同领域具有以下主要含义:
历史人物
指美国第五任总统詹姆斯·门罗(James Monroe,1758-1831),其执政期(1817-1825)以“和睦时代”著称。他提出著名的“门罗主义”,主张美洲事务由美洲国家自主决定,反对欧洲列强干涉西半球来源:白宫历史协会总统档案。
地理名称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东北部城市门罗(Monroe),是该地区经济和文化中心,以石油工业、航空博物馆及路易斯安那大学门罗分校闻名来源:门罗市政府官网。
文化符号
代指好莱坞传奇影星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1926-1962),本名诺玛·珍·贝克。她是20世纪流行文化标志性人物,代表作包括《七年之痒》《绅士爱美人》等电影来源:玛丽莲梦露官方遗产基金会。
政治术语
“门罗主义”(Monroe Doctrine)指1823年詹姆斯·门罗提出的外交政策原则,核心内容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成为美国孤立主义政策的早期理论基础来源:美国国务院历史档案库。
"Monroe" 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以下是其核心解释:
人名
姓氏
作为姓氏时也译作"门罗",常见于英语国家。
如需更详细的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来源网页。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