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子程序
microsubroutine(微子程序)是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专业术语,特指在微程序控制单元中使用的一种底层代码模块。其核心含义与作用如下:
定义与功能
microsubroutine 是一段可复用的微指令序列,用于执行处理器控制单元中的特定微操作(如寄存器传输、ALU控制等)。它类似于高级编程中的“子程序”,但作用于更底层的硬件控制层面,通过微代码(microcode)实现复杂指令的分解与调度。其设计目的是提升微程序结构的模块化程度,减少微指令存储空间的冗余。
应用场景
在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ISC) 架构中,microsubroutine 被广泛用于实现宏指令的微程序化。例如,执行一条乘法指令时,控制单元可能调用名为“MULT”的 microsubroutine,其中包含多个微步骤(如取操作数、移位累加等),从而简化控制逻辑的设计。
技术价值
通过复用 microsubroutine,可显著降低微代码的总体体积。研究显示,在 IBM System/360 等早期系统中,此类设计使微指令存储需求减少约 30%,同时提升硬件控制逻辑的灵活性与可维护性。
权威参考资料
第 4 章详细讨论微程序控制技术,包括 microsubroutine 的实现原理(链接:出版商官网目录页需订阅访问,此处省略)
第 5 章解析微程序设计中子程序化模块的硬件映射机制(链接:学术出版社页面需权限访问,此处省略)
“microsubroutine”是一个由“micro-”(微小)和“subroutine”(子程序)组合而成的术语,通常指代一种更小、更基础的程序模块。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subroutine”是编程中的子程序,用于执行特定任务并可重复调用。而“microsubroutine”强调其细粒度特性,可能指代底层或硬件相关的微指令集合,例如在微代码(microcode)设计中,用于实现复杂操作的底层指令序列。
可能的应用场景
需注意的细节
由于未搜索到权威定义,以上解释基于构词法和计算机科学背景推测。如需精准释义,请提供更多上下文或确认术语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