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量汞中毒
micromercurialism(微量汞中毒)是长期接触低浓度汞蒸气或汞化合物引起的慢性中毒现象。该术语由“micro”(微小)和“mercurialism”(汞中毒)构成,特指未被急性症状掩盖的隐匿性汞暴露危害。
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震颤、牙龈炎、情绪不稳定(如易怒或抑郁)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这类低剂量汞暴露可能引发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伤(来源:WHO《汞与健康》技术报告)。
高危场景
常见于使用含汞体温计的生产车间、牙科汞合金操作环境,以及不规范回收电子废弃物的场所。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职业安全指南强调,长期暴露于0.05 mg/m³以下的汞蒸气仍存在累积毒性风险。
诊断依据
需结合尿汞检测(正常值<10 μg/L)、发汞分析及神经传导测试。中国《职业性慢性汞中毒诊断标准》(GBZ 89-2019)明确要求评估接触史与临床表现的关联性。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推荐使用汞蒸气吸附装置,个体防护需配备符合NIOSH标准的防毒面罩。国际汞污染防治公约建议医疗机构在2025年前逐步淘汰含汞医疗器械,改用数字体温计等替代品。
micromercurialism 的详细解释如下:
基本定义
micromercurialism 指长期接触低剂量汞(水银)导致的慢性中毒现象,中文译为“微量汞中毒”。该词由前缀“micro-”(微小)和“mercurialism”(汞中毒)组合而成,强调中毒剂量较低但长期积累的特性。
发音与词源
常见场景与症状
该术语多用于职业医学或环境健康领域,例如长期接触含汞仪器、工业排放或污染水源的人群。典型症状可能包括:
使用注意
由于该词权威性较低且较罕见,实际应用中更常用“chronic mercury poisoning”或“low-level mercury exposure”等表述。建议在专业场景下使用时,结合具体医学文献或指南确认。
如需更全面的医学解释,可参考职业健康或毒理学领域的专业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