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colorimeter是什么意思,microcolorimeter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n. 微量比色计
专业解析
Microcolorimeter(微量比色计)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光学分析仪器,专为测量微小体积样品(通常在微升甚至纳升级别)的颜色强度或特定物质的浓度而设计。它结合了“微量”(micro-,表示微小)和“比色计”(colorimeter,测量颜色强度的仪器)的概念。
其核心原理和工作方式如下:
-
基本原理: 基于朗伯-比尔定律(Lambert-Beer Law)。该定律指出,溶液对特定波长光的吸光度(A)与其浓度(c)、光程长度(b)以及该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ε)成正比:
$$
A = epsilon cdot b cdot c
$$
通过测量样品溶液对选定波长光的吸光度,并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比较,即可计算出待测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
-
关键组件与特点:
- 光源: 通常使用特定波长的LED灯或滤光后的白光,以提供测量所需波长的单色光。
- 样品室/比色皿: 这是微量比色计最显著的特点。它使用极微小体积的比色皿、毛细管、微孔板(如96孔板、384孔板)或微流控芯片通道来容纳样品。这些设计大大减少了样品消耗量,对于珍贵或稀有的生物样品(如蛋白质、DNA溶液)或需要高通量筛选的实验至关重要。
- 光路与光程: 由于样品体积极小,传统比色皿的长光程无法实现。微量比色计通常采用垂直光路设计(光束穿过样品池的短轴方向)或特殊设计的微型比色皿,以适应微小体积并保证足够的光信号强度。光程长度(b)会相应缩短。
- 检测器: 通常是光电二极管或光电倍增管,用于接收透过样品的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 信号处理与输出: 仪器将检测到的电信号进行处理,计算出吸光度值(A)或透光率(%T),并可直接显示或输出浓度值(如果已用标准曲线校准)。
-
主要应用领域: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定量(如BCA法、Bradford法、Lowry法)、核酸定量(测量260nm吸光度)、酶活性测定(如ELISA终点法)、细胞活力检测(MTT/XTT法等)等。这些实验常在微孔板中进行,微量比色计(常集成在酶标仪中)能快速读取整板数据。
- 药物研发与筛选: 在基于细胞或生化实验的高通量筛选中,用于检测化合物对靶点的影响。
- 环境监测: 分析水样中微量污染物(如重金属离子、硝酸盐、磷酸盐)的浓度。
- 食品科学: 检测食品成分、添加剂或污染物含量。
- 材料科学: 测量微小材料样品(如薄膜、涂层)的颜色或特定成分含量。
-
优势:
- 样品消耗量极少: 节省珍贵或昂贵的试剂和样品。
- 高通量能力: 特别适用于基于微孔板的分析,可同时快速检测大量样品。
- 灵敏度: 虽然光程短,但现代光电检测技术配合优化的光路设计,仍能保证足够的灵敏度检测低浓度样品。
- 自动化与集成: 常作为酶标仪的核心功能模块,或集成到自动化分析系统中。
总结来说,microcolorimeter是一种专门用于对极小体积样品进行快速、定量颜色或浓度分析的光学仪器,其核心价值在于微量化和高通量,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药物开发和许多分析实验室不可或缺的工具。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资料
“microcolorimeter”是一个复合词,由“micro-”和“colorimeter”两部分组成,以下是详细解释:
1.词源与构成
- micro-:前缀,表示“微小”或“微量”,源自希腊语“mikros”(小的)。在计量单位中,1微米(micrometer)等于百万分之一米。
- colorimeter:由“color”(颜色)和“-meter”(测量仪器)组成,指“比色计”或“色度计”,用于通过颜色变化定量分析物质浓度。
2.定义与功能
- microcolorimeter:即“微型比色计”或“微量色度计”,专指用于微量样本颜色分析的精密仪器。它通过测量溶液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或反射,确定物质的化学浓度,常用于实验室中对极小体积样本(如微升级别)的检测。
3.应用场景
- 生物化学:检测DNA/RNA浓度、蛋白质含量等。
- 环境监测:分析水质中的污染物浓度。
- 医学诊断:快速测定血液或尿液中的特定成分。
4.补充说明
- 与普通比色计相比,microcolorimeter的灵敏度更高,适用于样本量有限或需要高精度测量的场景。
若需了解具体型号或操作原理,可参考实验室仪器手册或专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