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普龙
甲乙哌啶酮
甲基吡隆(Methylprylon)是一种历史上曾用于治疗失眠的镇静催眠药物,其化学名称为3,3-二乙基-5-甲基-2,4-哌啶二酮。该药物属于哌啶二酮类衍生物,通过增强中枢神经系统γ-氨基丁酸(GABA)的抑制作用产生镇静效果。
根据《默克索引》(The Merck Index)记载,甲基吡隆在20世纪50年代作为巴比妥类药物的替代品上市,商品名包括Noludar®。其作用持续时间约4-6小时,主要用于短期失眠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药物监测计划收录的资料显示,该药物可能引起嗜睡、共济失调等副作用,长期使用存在依赖风险。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历史档案显示,因苯二氮䓬类等更安全药物出现,甲基吡隆自20世纪80年代起逐步退出主要市场。目前该药物已被多数国家列入淘汰药品目录,仅保留在部分药理学文献中作为教学案例。
注:相关参考资料可通过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https://pubchem.ncbi.nlm.nih.gov/)、世界卫生组织药品信息系统(https://www.who.int/)等权威平台查询具体药典条目。
根据现有知识库信息,“methylprylon”可能是一个拼写错误或罕见术语。推测您可能指的是药物methyprylon(甲基吡隆),其详细信息如下:
定义与用途
一种已停用的非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化学名称为3,3-diethyl-5-methyl-2,4-piperidinedione,曾用于治疗失眠和焦虑症。
药理作用
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GABA)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活性,产生镇静和催眠效果。
历史与现状
副作用
包括头晕、胃肠道不适,严重时可致呼吸抑制或昏迷。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