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mict是什么意思,metamict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矿物] 蜕晶质
专业解析
metamict(变生)是矿物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指某些含放射性元素的矿物因长期受到自身所含放射性物质(如铀、钍)衰变产生的α粒子轰击,导致其原始晶体结构遭到破坏而呈现非晶质(玻璃态)状态的现象。这一过程称为变生作用(metamictization)。
核心特征与成因:
-
结构破坏
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的α粒子(氦原子核)以高速撞击矿物晶格,造成原子位移和晶格缺陷。经数百万年累积,原本高度有序的晶体结构逐渐转变为完全无序的非晶质结构,失去周期性排列特征 。
-
物理性质变化
- 光学性质:变生矿物通常表现为均质体(光学各向同性),在偏光显微镜下呈全消光,与原始晶体的双折射现象形成对比。
- 密度与硬度:因结构松散化,密度和硬度显著降低,部分矿物可能出现裂隙或脆性增强。
- 溶解性:非晶质结构更易受化学风化影响,溶解速率高于结晶态矿物 。
-
可逆性
高温加热(约800–1000°C)可使变生矿物发生“退玻璃化”,重结晶恢复原始晶体结构,此过程可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验证 。
典型矿物实例:
- 锆石(Zircon, ZrSiO₄):含铀、钍的锆石最常发生变生作用,高辐射剂量下形成浑浊的褐绿色变生锆石。
- 褐钇铌矿(Fergusonite):稀土铌酸盐矿物,因高放射性元素含量易完全变生。
- 独居石(Monazite):含钍磷酸盐矿物,变生后常伴随水化和铅丢失现象。
地质学意义:
变生程度可指示矿物经历的辐射损伤总量,进而推算矿物年龄(裂变径迹定年)或重建热历史。此外,变生矿物的高反应活性对核废料固化材料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
参考文献:
- International Mineralogical Association. Metamict Minerals Glossary. mindat.org.
- Ewing, R. C. (1994). The metamict state: 1993 – the centennial. American Mineralogist.
- U.S. Geological Survey. Radioactive Minerals and Metamictization. usgs.gov.
网络扩展资料
metamict 是一个地质学/矿物学术语,指因辐射损伤导致晶体结构破坏的矿物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
定义与特征
该词描述某些含放射性元素的矿物(如锆石、独居石)因长期受α粒子等辐射作用,晶体结构逐渐瓦解,最终形成非晶态或胶状结构的现象。这种结构变化会使矿物呈现玻璃质外观,物理性质(如密度、折射率)也随之改变。
-
专业领域
主要应用于矿物学与材料科学,用于分析放射性矿物老化过程或核废料储存材料的稳定性研究。
-
词源与发音
- 英文发音:英式 [ˈmetəmɪkt],美式 [ˈmetəmɪkt]
- 源自希腊语前缀 "meta-"(意为“变化”)和 "miktos"(混合),强调结构转变特性。
-
相关术语
中文常译为蜕晶质或混胶状,对应其失去原有晶体结构的特点。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