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中型浮游生物;网获性浮游生物
mesoplankton(中型浮游生物) 指生活在海洋或淡水水体透光层中、体型中等的浮游生物群落。其核心特征与生态意义如下:
定义与尺寸范围
根据浮游生物粒径分类标准,mesoplankton 指能通过 200 微米(0.2 毫米)网孔但被 500 微米(0.5 毫米)或更大网孔滤留的生物。该分类体系由海洋学研究机构(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广泛采用,用于标准化浮游生物采样与分析。
主要类群组成
主要包括较大型的浮游植物(如部分硅藻、甲藻)、桡足类、磷虾幼体、水母幼体、毛颚动物(箭虫)、浮游多毛类、部分原生动物(如大型有孔虫)及鱼卵、仔鱼等。其多样性对维持食物网结构至关重要。
生态功能
研究意义
因其易于通过网具采集且包含重要经济物种(如鱼类)的早期生活史阶段,mesoplankton 是渔业资源评估、生态系统建模和气候变化响应研究的重点对象。长期监测数据有助于理解海洋生产力动态。
参考资料来源:
mesoplankton是浮游生物分类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具体含义及特点如下:
定义与词源
mesoplankton指“中型浮游生物”,其名称由前缀“meso-”(意为“中间的”)和“plankton”(浮游生物)组合而成。
分类依据
根据个体大小划分,浮游生物可分为7类,mesoplankton属于第5类,介于小型(Microplankton)和大型(Macroplankton)之间。
大小范围与组成
中型浮游生物的个体长度范围为0.2毫米至20毫米,典型代表包括:
生态意义
它们在海洋食物链中承担次级消费者的角色,通过摄食微型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为更高营养级生物(如鱼类)提供能量,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至关重要。
与其他类别的对比
例如,极微型浮游生物(<2微米)以病毒为主,而巨型浮游生物(如大型水母)可达20厘米以上。mesoplankton的体型使其既能主动摄食,又依赖水流被动移动。
可通过来源和进一步查阅浮游生物分类的完整体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