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mendəlɪzm/
n. 孟德尔遗传学说
The impact of Darwinism on modern biology is greater than Mendelism.
达尔文学说对现代生物学的影响要大于孟德尔的遗传学说。
The impact of Darwinism on modern biology is greater than Mendelism .
达尔文进化论对现代生物学的影响,大于孟德尔的遗传学说。
Mendelism(孟德尔遗传学说)是描述奥地利科学家格里哥·孟德尔(Gregor Mendel)提出的经典遗传学理论体系,其核心为性状传递的定量规律。该学说基于孟德尔1865年发表的豌豆杂交实验结果,首次系统性地揭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与重组机制,奠定了现代遗传学基础。
显性与隐性性状规律
孟德尔发现性状由成对遗传因子(现称为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因子在杂交子一代中表达,隐性因子则被掩盖。例如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时,子代全为紫色。
分离定律
遗传因子在生殖细胞形成时彼此分离,每个配子仅携带一个因子。数学表达为:
$$
P(AA times aa) rightarrow Aa xrightarrow{text{自交}} 1AA:2Aa:1aa
$$
该公式量化了显隐性状的3:1分离比。
独立分配定律
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在配子形成时自由组合,此规律适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例如黄圆与绿皱豌豆杂交时,子代性状出现9:3:3:1的比例分布。
孟德尔理论在1900年被三位植物学家重新发现后,经摩尔根染色体理论、DNA双螺旋模型等研究发展为分子遗传学。英国皇家学会将孟德尔誉为"遗传学之父",其原始论文被剑桥大学数字图书馆收录为人类科学里程碑文献。
Mendelism(孟德尔学说)是遗传学领域的重要理论,其核心内容及背景可归纳如下:
基本定义
Mendelism指奥地利遗传学家格雷戈尔·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在19世纪通过豌豆实验提出的遗传学理论,主要描述生物性状通过遗传因子(现称基因)传递的规律。
核心定律
历史意义
孟德尔的实验(1865年发表)最初未受重视,直到20世纪初被重新发现,成为现代遗传学基石。其理论首次用数学方法量化遗传规律,推翻当时主流的“混合遗传”假说。
相关术语
现代应用
该理论适用于单基因遗传病(如囊性纤维化)的机制解释,但复杂性状(如身高)需结合多基因和非孟德尔遗传因素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