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髓木
Medullosa(髓木属)是古生代一类已灭绝的裸子植物,属于种子蕨纲(Pteridospermatophyta),其化石记录主要分布于石炭纪至二叠纪地层(约3.6亿至2.5亿年前)。该属植物具有重要的演化意义和古生态学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 形态特征 茎干解剖显示其具有"多体中柱"结构,即多个维管束呈环状排列,中央存在发达的髓部组织。叶片为大型羽状复叶,部分物种叶长可达2米,表面覆盖角质层以增强保水能力。这种结构组合被认为是早期种子植物适应陆地环境的重要创新。
2. 生态适应性 根据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植物学资料,Medullosa主要生长在热带沼泽森林中,其发达的次生木质部表明其具有快速生长的特性。孢子叶球化石显示其繁殖结构兼具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特征,印证了种子植物的渐进演化过程。
3. 科学价值 《国际植物科学杂志》最新研究指出,Medullosa的化石记录为重建古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提供了关键证据。其气孔密度变化显示石炭纪晚期大气CO₂浓度约为400-600 ppm,与现代地球环境存在显著差异。
“Medullosa”是古植物学中的一个属名,属于已灭绝的种子蕨类植物(seed ferns),主要繁盛于石炭纪至二叠纪(约3.59亿至2.99亿年前)。以下是关于该术语的详细解释:
需注意,“Medullosa”与医学中的“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无任何关联,后者是神经系统肿瘤的名称。
若需更专业的古植物学文献或化石图像,建议查阅《古植物学学报》或相关地质数据库以获取详细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