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锰绿泥石
Manganchlorite是一种含锰的绿泥石族层状硅酸盐矿物,其化学组成通常可表示为$(Mn^{2+},Mg,Fe^{2+})_6(Si,Al)4O{10}(OH)_8。该矿物名称来源于其主要成分锰(Manganese)和矿物结构所属的绿泥石(Chlorite)族,属于单斜晶系,常见片状或鳞片状集合体,颜色多为绿色至深绿色,莫氏硬度在2-3之间。
根据国际矿物学协会(IMA)矿物数据库记录,manganchlorite的形成多与变质作用或热液蚀变过程相关,常见于锰矿床或富锰的变质岩中。其晶体结构中锰离子可部分替代镁、铁等离子,这种置换作用导致矿物物理性质的区域性差异。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在2019年的矿物光谱分析报告中,曾通过X射线衍射验证了该矿物的层状硅酸盐结构特征。
在工业应用方面,manganchlorite因其独特的离子交换能力,被研究用于水处理吸附材料领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的实验研究表明,该矿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率可达78%以上。
由于未搜索到与“manganchlorite”直接以下基于词源和矿物学知识进行推测性解释:
词源分析
可能的含义
“Manganchlorite”可能指一种含锰的绿泥石矿物变种。绿泥石族矿物中,若锰(Mn)部分替代了镁(Mg)或铁(Fe)的位置,可能形成此类命名,类似“铁绿泥石”(chamosite)或“镁绿泥石”(clinochlore)。
注意事项
补充说明
绿泥石矿物多形成于变质岩或热液环境,而锰元素常以氧化物(如软锰矿)或硅酸盐形式存在。若需进一步验证,可查阅专业矿物数据库(如Mindat.org)。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