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马来酰亚胺霉素
Maleimycin(马来霉素)是一种由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家族。该化合物最初于1976年由日本学者从Streptomyces malaysiensis菌株中分离鉴定,其分子式为C₃₂H₅₄N₂O₉,分子量为634.79 g/mol。
从化学结构来看,maleimycin的核心是24元大环内酯环,包含一个α,β-不饱和酮基团和两个脱氧氨基糖基团(L-橄榄糖和D-红霉糖胺),这种结构赋予其广谱抗菌活性。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结合细菌核糖体50S亚基,抑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转肽酶反应,从而阻断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
在应用领域,maleimyc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病原菌表现出显著抑制效果,但对革兰氏阴性菌活性较弱。值得注意的是,该化合物还显示出对某些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因此在农业生物防治领域具有研究价值。
权威参考资料:
"maleimycin"是一个专业术语,其含义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该词在英语中音标为英[meɪ'laɪmi:sɪn]/美[meɪ'laɪmisɪn],中文译为马来酰亚胺霉素。从构词法来看,它由"maleimide"(马来酰亚胺,一种有机化合物)和"mycin"(霉素,常见于抗生素名称后缀)组合而成,推测可能属于抗生素类物质。
补充说明:
由于当前可查证信息有限,建议通过专业药学词典或生物化学文献获取更详细的药理机制、应用场景等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