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地质] 马斯里奇特阶
Maestrichtian(马斯特里赫特期)是地质年代中白垩纪的最后一个分期,约存在于7200万年前至6600万年前。该时期以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市命名,其地层特征最早在当地的石灰岩中被系统研究。作为中生代的终结阶段,Maestrichtian见证了恐龙等爬行动物的最后繁盛期,以及随后的白垩纪-古近纪(K-Pg)灭绝事件。
从地质特征来看,Maestrichtian期全球气候呈现显著变冷趋势,海平面出现波动下降。这一时期形成了著名的白垩层沉积,如欧洲的粉笔岩和北美的海相页岩。德干暗色岩的大规模火山活动也始于该时期晚期,这些火山喷发释放的气体可能加剧了环境变化。
古生物学研究显示,Maestrichtian期生物群具有以下特征:
该时期以希克苏鲁伯陨石撞击事件告终,这次撞击形成的铱异常层在全球150多个地点被发现。撞击引发的"核冬天"效应导致约75%物种灭绝,标志着中生代向新生代的过渡。国际地层委员会将K-Pg界线层型剖面定于突尼斯的El Kef剖面,其中包含完整的生物灭绝序列证据。
“Maestrichtian”(正确拼写为Maastrichtian)是地质年代中白垩纪最晚的一个阶段,属于晚白垩世的最后一个分期,时间范围约为7200万年前至6600万年前。其名称来源于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市(Maastricht),因该地区的地层研究对此时期的定义有重要贡献。
地质事件
这一阶段以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K-Pg事件)结束,标志中生代的终结。大规模火山活动(如德干暗色岩喷发)和小行星撞击(如墨西哥希克苏鲁伯陨石坑)被认为是灭绝事件的主因。
生物多样性
地层标志
全球广泛分布的海相沉积岩层(如石灰岩)是该时期的典型特征,化石记录中可见明显的生物更替现象。
Maastrichtian期的研究对理解地球环境剧变、生物大灭绝机制及后续新生代生态系统重建至关重要。其地层也是划分中生代与新生代的关键依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