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口
"Macrostoma"是拉丁语词源衍生的生物学术语,由"macro-"(意为"大的")和"stoma"(意为"口")组成,直译为"大嘴的"。该词主要用于动物分类学中,作为物种的种加词或属名,描述生物的口部形态特征。例如:
鱼类中的应用:大颌青鳉(学名:Oryzias macrostoma)是一种分布于东南亚的特有淡水鱼,其种加词"macrostoma"特指该物种显著宽大的口部结构,适应于捕食水生昆虫。类似命名的还有慈鲷科鱼类Astronotus macrostoma,其口裂延伸至眼后,属于肉食性鱼类的典型特征。
两栖类案例:墨西哥钝口螈(学名:Ambystoma macrostoma)的种加词同样源于其宽大的口腔,这种结构有助于吞食小型无脊椎动物。该物种的形态学研究被记录于《两栖动物解剖学图谱》(Atlas of Amphibian Morphology)。
分类学意义:在生物命名法中,"macrostoma"作为描述性术语,严格遵循《国际动物命名法规》(ICZN)的规则,强调物种的稳定识别特征。例如,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收录的多个物种均以此词标注口部特异性。
"macrostoma" 是一个拉丁语源的生物学术语,其含义和用法根据上下文有所不同:
若需进一步了解某领域的细节(如具体物种或医学案例),建议参考生物学词典或医学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