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rospecimen是什么意思,macrospecimen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宏观试样
专业解析
macrospecimen(宏观样本)指在科学研究(尤其是病理学、材料学等领域)中,肉眼可见尺寸的样本。它与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的微观样本(microspecimen)形成对比,通常用于初步检查、大体评估或特定宏观尺度的分析。
详细解释:
-
词源与定义
该词由前缀 "macro-"(意为“宏观的、大的”)和 "specimen"(样本)组成,字面含义即“大型样本”。在医学病理学中,它特指手术切除或活检后未经精细切片、可直接用肉眼观察的组织块,例如整个肿瘤切除标本或大块组织切片。在材料科学中,则指可用于宏观力学测试或结构分析的大尺寸材料样品。
-
应用场景
- 病理诊断:用于评估肿瘤大小、边界、坏死区域等肉眼特征,为后续显微镜检查提供定位依据 。
- 材料研究:如金属、复合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测试(拉伸、冲击试验),需使用标准尺寸的宏观样本以反映材料整体性质 。
- 古生物学/地质学:对化石、岩芯等大尺寸标本进行初步分类或结构描述。
-
与微观样本的区别
特征 |
宏观样本 (macrospecimen) |
微观样本 (microspecimen) |
观察尺度 |
肉眼可见(厘米级) |
显微镜下(微米/纳米级) |
分析目标 |
整体结构、大体病理特征 |
细胞形态、分子分布等细节 |
典型处理 |
甲醛固定、大体摄影 |
石蜡包埋、超薄切片、染色 |
权威来源参考:
-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 (NCI) 术语库:明确定义 macrospecimen 为 "a specimen that is large enough to be visible without magnification"(无需放大即可肉眼可见的样本)来源:NCI Dictionary of Cancer Terms 。
- 材料科学领域:ASTM E8 等标准规定金属拉伸试验的宏观样本尺寸,以确保实验结果反映材料宏观性能 [来源:ASTM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
- 病理学实践指南:强调宏观样本的规范处理对后续诊断准确性至关重要(来源:《外科病理学操作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
网络扩展资料
macrospecimen 是一个专业术语,主要应用于材料科学或工程领域,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1.词源与基本含义
- 词根分解:由前缀macro-(意为“宏观的、大的”)和specimen(意为“样本”)组成,直译为“宏观试样”。
- 核心定义:指用于低倍率观察或分析的较大尺寸样本,通常用于研究材料的整体结构、缺陷或宏观性能。
2.应用场景
- 材料分析:在金属、复合材料等工业检测中,macrospecimen 用于观察裂纹、气孔、夹杂物等宏观缺陷(如低倍金相分析)。
- 质量控制:通过宏观试样评估材料的均匀性、加工工艺的合理性等。
3.与其他术语的关联
- 区别于microspecimen(微观试样):后者需借助高倍显微镜观察微观结构。
- 在计算机领域,macro 常指“宏指令”(如编程中的代码简化操作),但与此处的含义无关。
4.补充说明
- 翻译注意:中文常译为“宏观试样”或“低倍分析试样”,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场景。
若需进一步了解材料检测方法或相关术语,可参考材料科学领域的专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