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eral是什么意思,maceral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adj. [地质] 煤素质
例句
The maceral is mainly desmocollinite,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inite.
显微组分以基质镜质体为主,微粒体特征。
Xiangcheng sag; Organic geochemistry; Maceral; Immature -low mature oil; Formation condition. ;
襄城凹陷; 有机地球化学; 显微组分; 未熟—低熟油; 形成条件;
There ar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bsorption and proximate analyses, maceral analyses and ultimate analyses.
煤的吸附量与煤层的工业分析、显微煤岩分析、元素分析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rmal secondary maceral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forming in the period of peatification.
热变次生组份具有不同于泥炭化时期所成的显微组份结构特征,往往具有较为强烈的光学各向异性。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se the effects of maceral and rank on morphology of coal and corresponding char.
本文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煤岩相组分和煤阶对煤及相对应煤焦表面形态的影响。
专业解析
Maceral(显微组分) 是煤岩学(Coal Petrology)中的核心概念,指构成煤的有机显微组分的基本单元。它类似于岩石学中的矿物,但maceral本身是有机成因的,来源于古代植物的不同组成部分(如木质部、表皮、孢子、树脂等)经过泥炭化作用和煤化作用后的产物。其种类、含量和组合特征决定了煤的物理化学性质、工艺性质(如炼焦性)和应用价值。
根据其光学特征(主要在反射光下观察)和成因,maceral主要分为三大组:
-
镜质组 (Vitrinite):
- 来源:主要由植物的木质纤维组织(茎、根、叶的木质部分)在滞水还原条件下凝胶化形成。
- 特征:在反射光下通常呈均一的浅灰至中灰色,具有不同程度的细胞结构(从结构保存完好到完全均质凝胶)。反射率是确定煤化程度(煤阶)的最重要指标。
- 性质:通常具有较好的粘结性,是炼焦用煤的主要有益组分。挥发分含量中等。
-
惰质组 (Inertinite):
- 来源:主要由植物的木质组织、真菌遗体或富氢组分在氧化条件下或经历野火(丝炭化作用)形成。
- 特征:在反射光下呈白色至亮黄白色,反射率高于同煤阶的镜质组。结构多样,包括丝质体(细胞结构清晰)、半丝质体、粗粒体、菌类体、碎屑惰质体等。
- 性质:通常硬度大、密度高、挥发分低、氢含量低。在炼焦过程中基本不软化熔融,不具粘结性或粘结性极差,起惰性组分作用(稀释软化组分,影响焦炭强度)。但在气化和燃烧中反应性可能较好。
-
壳质组 (Liptinite / Exinite):
- 来源:来源于植物的富氢、富蜡脂类物质,如孢子、花粉、角质层、木栓层、树脂体和藻类体。在弱氧化至还原条件下保存。
- 特征:在反射光下呈深灰色至黑色,反射率低于同煤阶的镜质组。在透射光下或荧光显微镜下常呈现强荧光(尤其是低中煤阶煤)。形态多样,如小孢子体(椭圆形)、角质体(细长条状)、树脂体(浑圆状)等。
- 性质:氢含量高、挥发分离。在热解过程中易生成焦油和气体,是煤成油、气的重要母质。在炼焦中,低煤阶时是活性组分,能增加焦油产率;高煤阶时可能转化为类似惰性组分的微粒体。
鉴定与意义:
Maceral的鉴定主要通过煤的抛光光片在反射光显微镜(油浸物镜)下进行,辅以荧光显微镜观察(尤其对壳质组)。国际煤岩学委员会(ICCP)制定了详细的maceral分类和鉴定标准(ISO 7404 系列标准)。
研究煤的maceral组成(显微组分分析)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 煤分类:是国际煤分类(如UN-ECE 国际煤分类系统)和工业用煤分类的重要依据。
- 焦化工业:预测焦炭质量、指导配煤方案(需合适的活性组分与惰性组分比例)。
- 气化与液化:评估煤的反应活性、产气/产油潜力。
- 地质研究:反演成煤原始植物群落和泥炭沼泽的沉积环境(如pH值、水位、氧化还原条件)。
- 油气勘探:评价煤系烃源岩的生烃潜力。
权威参考来源:
- 国际煤岩学委员会 (ICCP):是制定和更新煤岩学(包括maceral定义和分类)国际标准的权威机构。其官网提供了相关出版物和标准信息:https://www.iccp.org/
- ISO 7404 系列标准:特别是 ISO 7404-3: Methods for the petrographic analysis of bituminous coal and anthracite — Part 3: Method of determining maceral group composition。这些标准详细规定了maceral的鉴定方法和分类体系。
- 经典教材:如 Stach's Textbook of Coal Petrology (3rd Edition Revised, 1982, co-published by Gebrüder Borntraeger)。虽然较老,但仍是基础理论的经典之作。更新的研究可参考相关期刊文献。
-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 (ASTM):ASTM D2799 -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icroscopical Determination of the Maceral Composition of Coal 提供了具体的测试方法。
网络扩展资料
maceral 是煤岩学中的专业术语,指煤中通过光学显微镜可识别的显微组分,主要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以下是详细解释:
-
定义与分类
- 有机显微组分:由植物遗体转化而来,包括镜质组(由根、茎、叶在还原条件下形成)、丝质组(惰性组分,难分解)和角质组(如孢子、树脂等)。
- 无机显微组分:煤中的矿物杂质,如黏土、黄铁矿等。
-
物理特性
- 镜质组在低中煤阶时透射光下呈橙红色,反射光下为浅灰色,具有微孔结构(孔径50nm-2μm),密度约1.27~1.30 g/cm³。
- 不同显微组分的化学稳定性差异显著,例如丝质组难以分解,而富氢组分易分解。
-
应用领域
用于分析煤的成因、成熟度及工业应用(如燃烧、气化)。例如,镜质组的反射率是评估煤阶的重要指标。
发音:英语读音为/məˈsɪərəl/(近似“么-西尔-尔”)。
如需进一步了解分类细节或具体案例,可参考煤岩学相关文献或专业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