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登·约翰逊(第三十六任美国总统)
The meeting has made Obama the first US president to be present in the same room as a Burmese leader since Lyndon Johnson met Prime Minister Ne Win in 1966.
本次会议使奥巴马成为继林登·约翰逊与总理奈温在1966年会面后首位与缅甸领导人同处一室的美国总统。
Lyndon Johnson was the only exception.
只有林肯·约翰逊(Lyndon Johnson)是唯一的例外。
I thought it was lyndon Johnson, but I was wrong.
我本以为是林登·约翰逊,我错了。
Lyndon Johnson, who succeeded Kennedy, was born in 1908.
甘迺迪的继任者林登·詹森出生于1908年。
I'm also surprised that Lyndon Johnson didn't get more votes.
对于林顿·约翰逊得票不多我也感到吃惊。
林登·贝恩斯·约翰逊(Lyndon B. Johnson,简称LBJ,1908-1973)是美国第36任总统(1963-1969),其政治生涯以推动社会改革和应对国内国际挑战为核心。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解释:
约翰逊在肯尼迪总统遇刺后接任总统职位,并于1964年以压倒性优势赢得连任。他早年担任国会议员和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积累了丰富的立法经验,被称为“华盛顿最精明的政治操作者之一”(来源:美国白宫历史协会)。
约翰逊提出“伟大社会”(Great Society)计划,旨在消除贫困和种族歧视。其核心政策包括:
约翰逊签署了美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民权法案:
尽管国内政策成功,约翰逊因越南战争饱受批评。他扩大美军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导致国内反战情绪高涨。至1968年,驻越美军人数超过50万,战争成为其政治遗产的争议焦点(来源:美国国家档案馆)。
约翰逊的国内改革深刻影响了美国社会,但越战阴影削弱了他的公众支持度。历史学家普遍认为,他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总统之一”,其政策重塑了联邦政府在社会福利中的角色(来源:史密森尼学会)。
Lyndon Johnson(林登·约翰逊)是美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人物,其含义及相关信息如下:
基本释义
Lyndon Johnson 是英语中的人名,全名Lyndon Baines Johnson(林登·贝恩斯·约翰逊),通常缩写为LBJ。该名字由姓氏“Johnson”和名字“Lyndon”组成,“Lyndon”源自古英语,意为“椴树山”。
政治身份
他是美国第36任总统(1963-1969),因肯尼迪遇刺后继任总统,并在1964年连任。任期内签署了《民权法案》,推动了“伟大社会”(Great Society)计划,涵盖医疗、教育和反贫困政策。
译名差异
“Johnson”在大陆通常译为“约翰逊”,而台湾早期译作“詹森”(如林登·詹森)。不同地区对同一姓氏的翻译存在习惯差异。
其他信息
若需更深入的历史背景或政策细节,可参考权威传记或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