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马勃属
Lycoperdon是伞菌目(Agaricales)马勃科(Lycoperdaceae)中的一个真菌属,中文通称“马勃”。该属名称源自希腊语“lycos”(狼)和“perdon”(放屁),字面意为“狼的屁”,源于其成熟时孢子通过顶部孔洞喷发扩散的形态特征。其分类最早由法国植物学家Étienne Pierre Ventenant于1797年正式提出。
在形态学上,Lycoperdon属真菌的子实体呈球形或梨形,直径通常为2-6厘米,表面覆盖颗粒状或刺状突起。未成熟时内部组织为白色且致密,成熟后转变为深褐色粉末状孢子堆。当受到外力挤压或雨水冲击时,孢子会通过顶部裂口形成烟雾状喷射,这种独特的传播机制被《真菌学原理》视为真菌界高效繁殖的典型案例。
生态学研究表明,该属真菌多腐生于林地腐殖质或枯枝落叶层,具有分解木质纤维素的功能。根据《全球真菌分布图谱》记载,Lycoperdon perlatum(网纹马勃)等物种广泛分布于北温带地区,中国境内多见于东北、西南等针阔混交林区。
在应用价值方面,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其药用价值,称未成熟子实体可外敷止血。现代研究证实其含有calvacin等抗菌成分,《药用真菌化学》期刊指出该成分具有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潜力。但需特别注意,成熟后孢子可能引发呼吸道过敏反应。
"Lycoperdon" 是一个与真菌相关的术语,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该词源自法语,是马勃属真菌的拉丁学名,对应中文名称为"马勃"。这类真菌属于担子菌门,成熟后内部会产生大量粉末状孢子,外形多为球形或梨形。
分类与特征
作为真菌学中的属名,Lycoperdon 属于马勃科(Lycoperdaceae),包含多个物种。例如:
应用与特性
马勃在传统医学中被用于止血,其成熟后的干燥子实体内含孢子粉,外皮破裂后孢子会随风扩散。新鲜时质地柔软,成熟后易碎。
语言与发音
法语读音为 [likɔpεrdɔ̃],拉丁学名发音可参考英语发音 [laɪkəʊˈpɜːrdɒn]。
注意:不同文献中可能存在分类学变动,例如部分物种可能被重新归类到其他属。建议通过真菌学专业资料获取最新分类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