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郎士德珊瑚科
Lonsdaleiidae是古生物学中珊瑚虫纲(Anthozoa)皱纹珊瑚目(Rugosa)的一个已灭绝科级分类单元,其化石广泛分布于全球古生代地层中。该科最早由英国地质学家William Lonsdale在19世纪研究命名,科名源自其模式属Lonsdaleia,后缀“-idae”为动物分类中科级的标准命名形式。
从形态特征来看,Lonsdaleiidae珊瑚的骨骼结构呈复体状或单体状,具有显著的隔壁构造和鳞板组织。这类珊瑚在泥盆纪至石炭纪(约3.8亿至3亿年前)达到繁盛期,其化石常作为生物地层学的标志性物种。例如,英国约克郡的石灰岩地层中保存有完整的Lonsdaleiidae群落化石,这些标本现藏于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收藏部。
根据国际古生物协会2020年修订的分类系统,Lonsdaleiidae科包含Lonsdaleia、Diphyphyllum等8个有效属,其鉴别特征包括独特的隔壁排列方式和轴部构造。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古生代珊瑚演化图谱》指出,该科珊瑚的形态变异对研究古海洋环境变迁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Lonsdaleiidae是古生物学中一个已灭绝的珊瑚科,属于皱纹珊瑚目(Rugosa),主要存在于古生代时期。以下是关键信息:
分类地位
隶属于刺胞动物门→珊瑚纲→皱纹珊瑚目,是石炭纪至二叠纪海洋中常见的群体珊瑚。
形态特征
其化石通常呈现块状或树枝状结构,具有复杂的隔壁结构和明显的鳞板,个体间通过共骨组织连接。
命名来源
科名源自英国地质学家William Lonsdale(1794-1871),他因对珊瑚和地层学的研究而闻名。该科的模式属为Lonsdaleia。
地质意义
作为标准化石,Lonsdaleiidae的分布对确定石炭纪地层年代和古环境重建有重要作用,常见于欧洲、亚洲的沉积岩中。
若需更专业的形态描述或地质分布细节,建议查阅《古无脊椎动物学专著》或相关地层学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