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陀僧
Lithargyrum是拉丁语术语,指化学物质“氧化铅(II)”,现代化学中常用名称包括“密陀僧”或“铅黄”,其化学式为PbO。该物质在历史上和现代工业中均有重要应用。
化学性质与形态
Lithargyrum(氧化铅)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常温下呈黄色或红色结晶粉末,熔点约为886°C。它在自然界中较为罕见,主要通过铅的氧化或碳酸铅分解制得。
历史应用
古罗马时期,Lithargyrum被用于陶瓷釉料和医药领域。希腊医生迪奥斯克里德斯(Dioscorides)在其著作《药物论》中记载了其作为伤口收敛剂的用途。中世纪炼金术士则利用它进行金属提纯实验。
现代工业用途
• 玻璃制造:作为光学玻璃和高折射率玻璃的原料
• 电池生产:用于铅酸电池的电极板处理
• 橡胶工业:作为硫化促进剂(需注意毒性控制)
相关应用规范可参考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的《铅化合物使用指南》。
安全与毒性
由于铅的生物累积毒性,Lithargyrum的使用受严格限制。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其工作环境暴露限值为0.1 mg/m³。现代工业中正逐步研发无铅替代材料。
Lithargyrum(又称密陀僧)是氧化铅(PbO)的英文名称,主要存在于矿物形式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Lithargyrum本质是氧化铅的矿物形式,其名称在不同语境中可能指代红色或黄色晶体形态。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搜狗百科及化学词典的完整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