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数 leukotomies
n. [外科] 脑白质切断术,前额脑叶切除手术
leukotomy(脑白质切断术)是一种神经外科手术,通过切断大脑前额叶皮层与丘脑之间的神经纤维连接,试图治疗严重精神疾病。该手术由葡萄牙神经学家António Egas Moniz于1935年首次提出,并因此获得194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手术早期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症等难治性疾病,但因其不可逆的副作用(如情感淡漠、认知功能损伤)及伦理争议,20世纪70年代后逐渐被药物治疗替代。
现代医学文献表明,leukotomy的原始术式已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更精准的深部脑刺激(DBS)等神经调控技术。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均指出,此类侵入性手术仅作为极端情况下的最后治疗手段。目前该手术主要作为医学史研究对象,用于探讨神经科学发展与医学伦理的平衡问题。
leukotomy(音标:/luːˈkɒtəmi/)是神经外科领域的医学术语,中文译为脑白质切断术或前额叶白质切断术。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与目的
leukotomy是一种通过手术切断大脑额叶与其他脑区之间的神经传导通路的手术,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精神疾病(如强迫症、精神分裂症),通过改变神经连接以缓解症状。
同义词与关联术语
历史背景与现状
该手术在20世纪40-50年代曾广泛应用,但因可能导致严重副作用(如认知障碍、人格改变)而逐渐被药物疗法和非侵入性治疗取代,现仅作为极端案例的最后手段。
发音与拼写
发音为“loo-KOT-uh-mee”,词根源自希腊语“leukos”(白)和“tomē”(切割)。
若需进一步了解手术原理或历史案例,建议查阅权威医学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